文昌宫
四川渠县文昌宫
2009年5月19日,渠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贵福镇寺垭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的文昌宫,这是渠县境内首次发现的一处且保存较为完整的祭祀文昌帝君的楼阁式古建筑。
布局结构
文昌宫平面呈一斜“甲”字形,主体建筑为三层楼阁式,楼阁前为斜廊,廊两侧为厢房,长23.6米,宽9.2米,高11.35米,占地面积217平方米。楼阁为砖木混合结构,平面正方形,边长9.2米,高9.8米;三层檐,四角攒尖顶。每层檐角起翘,形成飞翼。楼阁第一层砌砖墙,二、三层实为一层,木质。厢房一层,两侧厢房之间为廊,长7米,宽4米;其上一层,与主楼相通,上、下层各高压3米;悬山顶。楼阁二层枋下记有“乾隆六年”题记。传该文昌宫是当地清雍正甲辰(1724年)进士贾瓒修建,其前廊两侧厢房用作当地贾氏一族二房的祠堂。集奉祀、办学、支词为一体,该建筑现为柏林水库管理处办公场所。
贾氏一族为当地大族,据《贾氏族谱》(1860年编)知贾氏一族共分四房,贾瓒为居于当地书房嘴及瓦子坪的二房分支,兄弟三人,贾瓒居长,弟贾珌雍正丙午(1726年)科进士,弟贾璐康熙甲午举人(同治版《渠县志》有传)。当地盛传一门七进士,即贾瓒、贾珌兄弟二人及其父贾翼、贾珌子贾咨托、贾咨询、贾咨托子贾秉钟、贾秉钟子贾振麟。
民间题记
据文昌宫“乾隆六年”题记,其修建时间与贾瓒生平相符。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明史·礼志》记文昌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唐宋帝王各有加封,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遂被称为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为道家二十八宿中的文曲星,主“司科举”,世间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
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或文昌祠,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寺垭村文昌宫应是在此背景下修建。
重大意义
《贵福区志》记贵福镇街道原有文昌宫,其规模应大于现寺垭村文昌宫,佐证了当时文昌宫的普遍。民国版《渠县志·风俗礼俗志》亦记每年二月初三为文昌生辰,“是日亦肆筵畅饮,名为文昌会。”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渠县发现清乾隆文昌宫.达州市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6 20:36
目录
概述
布局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