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污染
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
文化污染是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面对文化污染,社会人士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以法律为调控手段,扶正去恶。
分类
传统类
主要指以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以及庸俗表演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文化污染。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宣扬反动、迷信、色情及暴力内容的出版物通过海外走私、非法复制等途径流入国内的文化市场,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以书籍、VCD、低级庸俗的演出等相对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形式为载体,对求知欲旺盛、喜好追求时髦的未成年人危害很大,至今这种形式仍是文化污染主要来源之一。
新兴类
主要指借助国际互联网,以网页、电子出版物、游戏以及网页链接、电子邮件论坛等为载体,对包含反动、迷信、色情、暴力内容的信息进行海量传播的污染形式。网络是近几年兴起的高新科技产品,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一个人通过网络能随时随地获取他想了解和掌握的几乎涵盖各个领域的信息,当然包括那些不健康的文化污染。此类污染与传统类文化污染相比而言,污染信息量更大、传播手段更先进、危害更巨,也更难实现有效的监控和防范。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作为新兴的科技产品一方面需要鼓励未成年人积极地去接触、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网络作为“文化污染”传播的主要渠道,我们又要想方设法让未成年人有效地与“文化污染”彻底隔绝,如何正确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是个难题。
预防遏制
1、规范文化市场:文化、公安、工商等文化市场的政府管理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守好门,把好关,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的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杜绝“文化污染”侵袭青少年。
2、填补管理空白:文化市场的多头管理造成了“谁也管不了、谁也管不好”的尴尬局面,客观上导致了文化市场长期以来的无序发展。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之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协作,变“救火式”综合整治集中行动为常抓不懈,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变单兵作战为统一行动,几个政府相关部门在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联动机制,在日常的稽查行动中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最终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3、强化道德法制教育:道德和法制观念的约束将对未成年人自觉抵制文化污染起到十分直接而关键的作用。
4、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未健全,小孩子特有的盲从、偏执、逆反的心理主导着他们的言行举止,面对文化污染,他们的辨识能力较差,而且往往不愿意听从长辈善意的劝诫,因此建立一整套良好的心理疏导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象
一些地方为了旅游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惜“玷污”文化,颠覆人们正常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甚至连道德标准也可以践踏与放弃,杀人越货的土匪成为游客体验的角色,成为景区的亮点与特色,甚至让小孩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如此另类的旅游文化“创新”如果不加以遏制,势必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与道德标准的混乱。在诱人的商业利益面前,一些人有意、无意漠视这些负面效应,自觉不自觉地放弃旅游文化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旅游开发中甚至有意将暴力、色情、颠覆正常价值观、审美观的内容为核心与卖点。此类的“怪象”,表面上是在创意之争、文化之争,实际上是不惜牺牲文化责任与道德标准的形象之争、利益之争,背后折射的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文化旅游业为大众提供的是特殊的文化产品,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基本底线与经营准则。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潮假借着“新潮、开放、现代”的外衣沉渣泛起,部分国外敌对势力通过新兴的网络媒介等途径趁势而入,大量反动、迷信、淫秽、暴力的文化产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对未成年人身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12:14
目录
概述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