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作用是指具有两个或多个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位体与同一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环的过程。螯合作用的产物称为金属螯合物。具有
多齿配位体的化合物称为螯合剂,配体和金属离子间的配位键通常有两种类型:①配体上的酸基团离解出然后与金属离子配位;②配体上含有孤对电子的中性基团与金属离子配位。如果配位体上同时有两个配位原子,则无论是形成两个①型配位键还是②型配位键或者同时生成两种类型配位键,都可生成螯合物。螯合物最显著的特性是其
热力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其稳定性与芳香环相似。影响螯合物的稳定性的因素包括:①金属离子。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螯合物的一般原则是软硬酸、碱理论。但在有些情况下,如对第一过渡周期金属元素,其螯合物的稳定性与离子半径的关系没有规律性。②配位体。配位体上取代基的性质可以影响螯合物的稳定性。如果取代基的电子吸引力减小,则配位原子上的电荷被拉走的趋势减小,使配位体的螯合能力增大,从而螯合物的稳定性增高。③螯合环。三元环螯合物极不稳定,五元环螯合物量普遍也最稳定,七元环和八元环的螯合物不常见。金属离子与多齿配体生成的螯合物,比其与单齿配体生成的类似配合物的稳定性高。这是由于要同时断开螯合剂配位于金厉离子上的两个键是非常困难的。
直到60年代,通过大量微电极、电生理记录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神经元早先仅为某一种特殊模式刺激所激活,后来则可以为另一些模式的刺激所激活,从而变成单模式或多感受性的神经元。神经元这种多模式反应的事实是可以说明暂时联系形成的整合理论,于是苏联学者们才开始接受谢林顿的“整合”概念。许多研究都表明,中枢各部分神经元都具有整合功能。这种整合功能与暂时联系的接通有关。
一个神经元就相当于一个整合器,随时都在接受成百上千的信息,随时都在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保持沉默(抑制),这就是神经元的整合作用(integration)。这大概正是生物体内神经网络对于传入的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机制。身体中90%以上神经细胞体都是分布于脑和脊髓中,其余10%存在于
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节中。因此,不难理解,神经整合主要是在脑和脊髓中进行。
中国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最早讨论了树突和外来神经、以及胞体和外来神经末梢所形成的各种突触与功能的关系,指出它们在神经元接受信息中的作用,并研究了树突整合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