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社会学是运用数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公式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的一门
学科,又称数学社会学。
在社会学中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是立足于这样的假定,即以相应的数量单位取代真实单位,并依科学的数理运算获取数理价值,此种价值经合理转换成真实单位,从而达到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的目的。社会学和数学具有密切联系的内容领域有3项:①社会调查或实验数据的搜集,藉以进行假设的检验和证明;②从经验的数据导出以公式形式表示的法则,以此进行数理统计分析;③从一定的数理假定出发,演绎成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预测所发生的事实。数理社会学涉足最多的是后一项内容。
数理社会学同
社会调查法、社会统计学的本质区别是,后两者是方法科学,作为实证方法而存在;数理社会学则是一门实质性学科,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建立来说明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质含义。可以说,数理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实质性部分。其特征有:①不是形式科学的方法论的研究,而是作为实质科学的社会学。②不是简单地使用统计研究方法的社会学。③是属于
理论社会学的范畴。
社会学中“理论”一词具有多样化的特色,R.K.默顿在1949年就倡导中层理论的看法。社会理论或社会学理论同理论社会学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社会学理论是像H.斯宾塞、T.帕森斯提出的能连贯地说明整个社会体系的理论,它是理论社会学要探究的目标,数理社会学正是朝向这种目标的。例如,“对策论”不是社会学理论,而是一种数学方法,但藉对策论开展对社会行为的研究,就可丰富人类对社会行为的理论认识。又如,“
马尔可夫链”显然不是社会理论,而只是一种
数学模型,通过马尔可夫链对
社会流动的研究可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某种趋势,从而丰富社会学理论的内容。数理社会学就是由诸如“对策论和社会行为”、“马尔可夫链和社会流动”等独立的中层理论所构成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