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善寺是唐朝皇室直接开窟造像的重要洞窟之一,是唐太宗的妃子韦氏所造的功德窟。因洞内刻有宣德朗守记室参军李孝伦撰写的《敬善寺石像铭》而得名。
洞窟结构
敬善寺洞窟为前后室结构,前室的窟门两侧雕有两力士、两菩萨;后室是主室,正壁主尊为高约两米的结跏坐阿弥陀佛,佛像宁静持重,安详恬静。
洞窟特色
敬善寺洞最为人称道的是刻于四壁的浮雕“一佛五十菩萨图”。围绕阿弥陀佛,众菩萨坐在同一根而数十茎的莲花上,姿态万千,是佛教净土宗“西方净土变”最古老的图画。由于“一佛五十菩萨图”通常以绘画形式出现,因此,敬善寺洞中以石刻表现的“一佛五十菩萨图”,显得尤为珍贵。
主要佛像
敬善寺洞窟的阿弥陀佛造像的头部颜色较深,与身体其他部位似乎不太一样。专家介绍,目前窟内阿弥陀佛佛首并非唐代所雕刻,而是1958年龙门石窟研究院的专家用水泥补制而成。真正的佛首(高39厘米)于20世纪上半叶被盗凿后流失海外,目前被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我们从照片上看这尊阿弥陀佛造像原来的佛首,面部丰满圆润,长眉细目,唇部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