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梅学校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校
敦梅学校(英语:Dunmei School)为香港早年著名的中文学校。1919年创办时以书塾的形式授课,创校校址位于今日的香港岛湾仔克街。三年后,于附近的茂罗街设立分校。1934年始以“敦梅”命名,其创办人莫敦梅是早年的垫师,对学生管教严谨,受到家长推崇。
简介
书院推崇传统国学,开学拜孔子、买芹葱(象征勤力和聪明)、开笔写字、念唐诗古文,教师多从中国大陆来港授课,授以古文及儒家思想。莫梅敦曾说:“我从不反对语体文,但如果没有古文的根基,所写出来的文字,必定柔根脆骨”。香港日据时期,学校一度停办,战后复办,并开始向清贫学生提供学费减免。不过,在免费教育普及下,书院亦成为历史陈迹。香港名人霍英东、利国伟、小思等均曾在敦梅学校学习。
历史背景
20世纪初的香港,人口急速增长,学校不足,不少父母仍会将子弟送入私塾念书。莫敦梅1919年借用湾仔克街的民居,向学生授课,研习古典中文及儒家思想,当时以私塾经营。由于教学严谨,受到家长推崇,学校得以扩充。
始创初期,敦梅私塾只有12名学生,当中十名男生,两名女生,有男生仍然留辫,女生扎脚,不少学生出身商贾之家,上学时会担著椅子到学校听课。翌年,学校于区内开设分校区,学生人数增至140人。此后,莫敦梅继续扩展增设中学部﹑女中部及幼稚园﹑平民义学。不久,学生已达600多人,1934年易名为敦梅学校。
每年开学时,学校均会举行“开笔”仪式。家长会向老师奉上利市,而老师要预备红纸、香蜡、九公格、上大人红书等,让学生书写一篇文章;学生之后向孔子像及老师叩头,家长亦会为学生买葱、芹,喻意聪明、勤力。
日据时代,莫敦梅回乡避难,在乡中留发长须,以示不忘国耻,战后他回港重办书院。1949年,中国共产党宣布立国,大量中国大陆人涌向香港,学生人口到达颠峰,开至42班。同年,莫敦梅辞世,学校由他拥有学士学位的长公子俭溥继任校长。
有学生多年后曾忆述,莫师授国文课,挺著肚子,吊带、白恤衫、黑裤,不时以手帕抹汗,授课时从来不看书本,出口成章,既幽默又风趣,听得学生眉飞色舞。校内另一名老师马国维,国学深厚,教学生读《古文观止》,暮年仍埋头著述《明季粤高僧传》,著述冷门,亦未知有否出版,但亦反映早期香港中文学校师资的根基。
除了敦梅学校外,中国儿童书院、梅芳书院、文华书院、端正书院均为同期的中文学校,但每当业主收楼,学校亦要结业,敦梅学校亦在时代变迁中结业。
升学模式
学校当时正校位于克街,但42班课室分散在各处民居,沿告士打道、骆克道、菲林明道,以至卢押道均设有课室,一层为一班。1946年,每月学费收十元八块,但当时一名工人月薪亦只是6元,学生家底一般较富裕,但随着难民增加,学校减低学费,每逢开班时,亦会有学生排队讲价,部分可免费上学,书簿亦由学校提供。
战前香港,不少学生会由私塾转入中文学校,三、两年后转入英文学校,初中前读上五间学校的大有人在,不似现今有较为规范的求学流程。敦梅学校的校友如利国伟、霍英东、前香港特首夫人董赵洪娉[1],亦是以这种模式升学。
该校亦曾开办国学进修班,以古文为教材,学生对象包括他自己的子女﹑家属﹑校中的员工及员工的家属。这进修班在周日或假期开课,讲述忠﹑孝﹑仁﹑义。
书刊
1926年,莫敦梅为将教学经验告予社会,于是出版第一期《课艺丛刊》,校方又编印四册《高小国文》,以及潘爵凯编的《语体文选编》和《古文选编》。
出版于1961年7月16日的《敦梅学校四十三周年纪念刊》,除了校务报告外,还有同学作品选刊及名家作品,文章包括饶宗颐的《国文研究举例》、黄允畋的《孟母教子的故事》、沈兼士的《从学理上研讨中国诗的形成》、傅锦堂的《西洋文艺丛谈》、沈根源的《词人的境界》,和莫敦梅的《中国文学史韵编》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5 20:14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