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
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散关扼控散关道,散关道是一条多栈阁的道路,栈道改碥路始于唐宋,功作盛于
明清。散关道是秦蜀诸栈道(
褒斜道、
傥骆道、
子午道)中保持驿路地位时间最长的一条交通干道。
概况
散关道得名于散关。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散关扼控散关道。
散关道又名“
故道”。是因嘉陵江的上源东支流——故道水源出散关之南,故道水源头附近,秦代设故道县。散关道经过故道县并沿故道水而行,因而亦名故道。
散关道亦称“
陈仓道”。是因路北端出入山口处为秦汉的
陈仓县(今宝鸡市东)。另外,陈仓道与故道在散关衔接为一条路线,于是,又连称其为“陈仓故道”。
线路变化
散关为关中四塞之一。《
读史方舆纪要》记:“关中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通过散关达于汉中、巴蜀的散关道,亦是古代秦蜀间早期开辟的交通干道。
散关道得名于散关。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散关扼控散关道。
散关道又名“故道”。是因嘉陵江的上源东支流——故道水源出散关之南,故道水源头附近,秦代设故道县。散关道经过故道县并沿故道水而行,因而亦名故道。
散关道亦称“陈仓道”。是因路北端出入山口处为秦汉的陈仓县(今宝鸡市东)。另外,陈仓道与故道在散关衔接为一条路线,于是,又连称其为“陈仓故道”。
唐中叶以后,将褒斜道北段路线移于散关、凤州、武关驿问,称“散关褒斜道”。元、明、清时期改称“连云栈道”北栈道。
散关道凤州(今凤县凤州镇)以南的走向,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路线。
先秦时期,秦蜀人民的交往,主要是利用褒斜谷道的平夷、捷近。但也可溯故道水(即潜水、嘉陵江)侧畔而上,越秦岭至关中。
秦末汉初,故道已经成为人们惯行的路线。西汉元年(前206),汉王刘邦“北伐三秦”,由于褒斜道被张良烧绝,汉军便由故道北入关中。《
汉书·高帝纪》:“(汉)元年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史记·曹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从还定三秦,初攻下弁、故道、雍、邰。”下弁,在今甘肃省成县西北;故道县,在今甘肃省两当县与陕西省凤县之间;雍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西南;邰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
东汉灵帝五年(172),武都太守李翕,在今略阳县西北的嘉陵江岸修“梆阁栈道”[71],使故道更为通畅。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亲率大军,由故道去汉中征伐张鲁。当年四月,军至河池(今甘肃徽县西北),七月,军至阳平关(今勉县老城)[72]。说明东汉末年,故道仍为交通大道。
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汉中沔阳(今勉县)准备伐魏。蜀汉建兴四年(226),诸葛亮率军由故道北上,围攻陈仓。
南北朝时,南朝萧梁发生了“侯景之乱”,西魏先出兵汉中,后发兵征蜀,两次均由故道。
唐代中前期,长安、汉中间的驿路由故道。《通典·汉中郡》记:“去西京(长安),取骆谷路六百五十二里;斜谷路九百三十三里;驿路一千二百二十三里。”同书又记顺政郡(今略阳)“东南到汉中郡南郑县二百八十七里,……去西京九百三十五里”。两段路合计为1222里。《通典》所记的“驿路”即故道。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以后,长安、汉中府间的驿路,改行散关、凤州、武关驿、褒城一线。
开成四年(839),唐朝政府鉴于褒斜道屡修屡毁,乃令山南西道节度使归融在凤州、褒城间另开新路。据刘禹锡撰写的《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所记,此次修路北起散关,南至剑阁,长1100里。散关褒城间由牙门将贾黯负责,共设15个馆驿。由褒城经利州(今四川广元县)至剑门段,由同节度副使石文颖负责,共设17个馆驿。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兴元节度使郑涯、
凤翔节度使李玭奏修“文川道”,欲将长安、汉中府间的驿路改行此道。但文川道修成不到一年即被夏潦冲毁,郑涯受免职处分。大中四年(850),朝廷令兴元节度使封敖及凤翔节度使李玭,火速修治“斜谷旧路”及沿途馆驿。当年六月动工,七月二十日毕工,八月十五日交付使用。驿路又恢复到散关道。
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因邠宁兵变,僖宗逃至兴元府,命王建戍三泉(今宁强县境),晋晖戍黑水(今褒城),“修栈道以通往来”[73]。此次所修的栈道,仍为散关、凤州、褒城道,时称“褒斜道”。
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又修治散关、凤州、褒城间的阁道二千八百余间,仍称“斜谷阁道”[74]。
北宋初年,京兆府长安至成都府间的驿路改由故道。但兴州(今略阳)至金牛镇(今宁强县北境)间的一段道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改由飞仙岭沿陈平水(今大林河)南下,不绕行西县(今勉县)[75]。这是与唐代不同之处。
元代又沿袭唐代的散关、凤州、褒城、沔州路线,达成都府。元将李思齐在宝鸡县渭水南侧修筑“益门城”。“益”指益州成都,“益门”指为进入四川省的大门。明代文学家何景明《益门》诗云:“益门通汉沔,栈阁上云霄。蜀道从兹始,秦川望已遥。”
明清时期沿用元代的人蜀驿路,称“连云栈道”。《栈阁图考》记:“栈道由宝鸡至褒城为连云栈,即北栈也。由沔县进历宁羌、广元、昭化、剑州为南栈,当川藏通衢。”
改栈阁为碥路
散关道是一条多栈阁的道路,至宋代,尚有栈阁近3000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掌握了依山势“回山取途”修筑碥路的技能,遂以碥路取代栈阁。碥路亦称偏路。就是在水流湍急或崖岸险峻地段,开挖山石而修筑的一面靠崖,一面临河沟的路段。它顺着山坡,随地势高下,屈曲环绕,多位于山腰间。碥路以土石为路基,比栈道牢固,承载能力大,它离开河床较远,夏秋季节不易被洪水冲毁。其不足之处:路线回曲,不如栈道平夷近捷;随坡上下,不如栈道平直,车行困难增多;阴雨季节,碥路泥泞难行,栈道却无泥泞之害。总而言之,碥路优于栈道。
栈道改碥路始于唐宋,功作盛于明清。唐僖宗光启二年(886)由凤翔南奔兴元府时,散关北侧尚有栈阁[76]。而到元代,益门镇至散关间三十余里路段,已变为碥路。大散关南侧有村庄名“长桥”,因古代在这里建有比较长的桥阁而得名。至今在长桥村东侧的山坡和宝成铁路50号隧道通过的地方,还有栈道壁孔遗迹。明代编写的《舆程记》载:“陕西栈道长四百二十里,自凤县草凉楼为人栈道之始。”则明代草凉楼以北一百多里的谷道上,已经没有栈道了。
史书文献记载的栈阁数量,宋代为近3000间;元代为近2900间;明代减至2300间。栈阁数目逐渐减少,表明碥路在不断增加。至清代,“连云栈”之名虽存,实际上散关道已经没有木栈了。
栈道改为碥路后,路基坚实,承载和通行能力大为提高。明代王士性《广志绎》记:“自古称栈道险,今殊不然。屡年修砌,可并行二轿四马”,“栈道虽称川(四川),今实在陕(陕西)”,“今之栈道非昔也,联舆并马,足当通衢”。
清康熙三年(1664)、二十八年(1689)、乾隆三十年(1765)都大兴功作,改栈道为碥路。
以现存栈道遗迹及碥路路线看来,碥路一般高于栈道数十米,位于半山腰或山岭之巅。有些路段限于地形,非凿孔起栈不能通过时,则改木梁为石梁,修成栈桥,力求牢固耐用。《留坝厅志》记:自清朝初年,“开路于诸岭上,由是陟降而行,无复昔日之沿山(崖)架木,而栈道遂废”。
修碥路与修栈道的施工项目和所需建筑材料大不相同。明朝遗老党崇雅(宝鸡人)为记述清康熙三年(1664)
陕西巡抚贾汉复在宝鸡西南60里煎茶坪至褒城县鸡头关间另开新路,改栈道为碥路,撰写有《大司马修栈记》碑文,记其主要工程项目为:
修险碥凡五千二百丈有奇;
险石路凡二万三千八百九十丈有奇;
险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丈有奇;
修偏桥一百一十八处,计一百五十七丈;
去偏桥而垒石以补之者,自江面至岸高三丈许,共长六十五丈二尺;
凡十五处修水渠一百四十五道;
煅石三十二处,共一百六十五丈六尺;
去当路山根大石二百八十九处;
垒修木栏杆一百二十三处,凡九百三十八丈有奇;
合营兵、驿夫、民夫、各匠,积六万九千八十三工。
碑文所记的工程项目已不是修栈阁而是修险碥、险石路等,记述所修道路的长度不是“间”而是“丈”,建筑材料也不以木材为主了。
清代的碥路,在凤县凤岭、三岔至留凤关一段古道上尚留有遗迹,是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宽约2米左右。
馆驿设置
散关道在唐代辟为驿路后,始有驿站设置记载。
唐代自京师长安西去,至凤翔府后,折西南行90里至宝鸡县,设陈仓驿,为散关道北端之首驿。由陈仓驿南行渡渭水,经益门52里至大散关,散关北侧有遵涂驿。《旧唐书·僖宗纪》记,光启二年(886),邠宁兵变,僖宗经凤翔府南奔,叛军朱玫所部曾追车驾至遵涂驿。
出散关越秦岭西南行,约40里至黄牛岭,道路“深林密竹,磴道盘曲”[77]。黄牛岭南为黄花县,置黄花驿。黄花县在凤州北60里处,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县废后,其驿仍存。
黄花驿南为凤州梁泉县,有州驿。唐代前期的入蜀驿路乃沿故道水(嘉陵江)而下,由凤州折西南行35里至马岭寨,又西15里至两当县(今甘肃省两当县东35里),再南70里至固镇,又南40里至河池县(今甘肃徽县西15里),复南行27里至青泥岭,置青泥驿。又东南行53里至兴州常举县(今陕西略阳县北120里),由长举县沿嘉陵江南行约120里至兴州治所顺政县,有兴州江馆。郑谷《兴州江馆》诗云:“向秦还蜀计未成,……坐听嘉陵江水声。”知驿馆临江而建。
兴州南5里为兴城关,出兴城关南行,越分水岭约百里至西县。西县在汉水北岸,一名白马城,置白马驿。《太平寰宇记》引《郡县道里记》载:“西县本名白马城,因山以名县,又曰浕口城。”
西县附近有百牢关,扼控褒斜、故道、金牛三路会接之口,为交通枢纽。《元和郡县志·兴元府西县》条记:“百牢关在县西南三十步[78],隋置白马关,后以黎阳有白马关,改名百牢关。自京师趋剑南,达淮左,皆由此也。”
自百牢关西南行80里,经潘冢山至金牛县入“金牛道”。金牛县置金牛驿,在嘉陵江东30里。该地原为隋之通谷镇,唐置金牛县,宝历元年(825)并入西县(今勉县),但仍置金牛驿。
由金牛驿西南行70里至三泉县(今宁强县西北)。再西南行约60里至九井滩。《蜀中广记》载九井滩有九井驿。
九井滩南10里至五盘岭。据岑参《五盘岭诗》得知,五盘岭置有驿站,且筑有栈道。五盘岭在利州北170里,为秦蜀分界处。
越五盘岭入蜀界,经筹笔驿、朝天岭、大小漫天岭、千佛崖至利州绵谷县嘉川驿。
唐代中后期,褒斜道路线改于散关、凤州、褒城问,自凤州起,离开故道,越凤岭,经三岔、回车、白涧,出斜谷关,入褒谷,沿汉魏褒斜道南段至褒城。唐斜谷关在今留坝县姜窝子西侧。薛能《褒斜道中》诗云“十驿褒斜到处慵”[79],说明唐褒斜道设驿站10个。按唐制“三十里一驿”,则三岔、回车、斜谷关等地必置驿。在褒谷汉魏褒斜道旧线上,唐代置武兴驿(约在今留坝县马道镇)、骆驼荐馆(约在今青桥铺)、坂下馆(约在今七盘岭北)。
唐代于褒城县置褒城驿,位于唐褒斜道南端。唐人孙樵在《书褒城驿壁》中记:“褒城驿,号天下第一。”“褒城控三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由是崇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辇。”
由褒城驿东渡褒水,33里至兴元府汉川驿。
褒城西去为秦蜀驿路,30里至黄沙镇,又西10里至铎水口铎水驿,再西30里至西县白马驿,复西行至金牛驿,接金牛道。
唐代中期及两宋,是沿凤州、兴州驿路(故道),兴州、三泉县之间有方骞驿。
元代由凤翔府经散关至四川省的大道是沿凤州、褒城道和金牛道而行。沿途设有宝鸡、东河桥、草亭楼、凤州、三岔、柴关、马头、褒城、沔阳、金牛、罗村、镇宁、朝天、汉川等14个驿站。
明代的入川驿道仍沿袭元代官道路线,其驿站设置为:陈仓驿、东河桥驿、草凉楼驿、凉泉驿、三岔驿、松林驿、安山驿、武关驿、马道驿、青桥驿、开山驿、黄沙驿、顺政驿、青羊驿、金牛驿、柏林驿、黄坝驿、神宣驿等18个驿站。
清代入蜀仍经行连云栈道和金牛道。沿途驿站较明代减少,计有陈仓驿、东河桥驿、草凉驿、梁山驿、三岔驿、松林驿、留坝驿、武关驿、马道驿、青桥驿、开山驿、黄沙驿、顺政驿、青羊驿、宽川驿、柏林驿、黄坝驿等17个驿站。
历史地位
散关道是秦蜀诸栈道(褒斜、傥骆、子午道)中保持驿路地位时间最长的一条交通干道。始通时间和褒斜道不相上下。秦汉时期,褒斜道为官驿大道,散关道亦通行无阻。全国统一时期,京都无论是设在长安、洛阳、开封或北京,它都是京师连接川、藏、云、贵各省、区的交通纽带。南北分裂割据时期,常常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散关道和散关的重要地位互为表里:“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形势最重。”[80]
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利用散关道南征北伐的军事行动达数十次之多,其中,北伐而成帝业者只有汉王刘邦。相反,由关中经散关道出兵南征而形成局部统一或全国大统一的事例则不胜枚举。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亲统大军出散关经故道夺取了汉中。南北朝时期,西魏丞相宇文泰于大统十七年(551)派雍州刺史达奚武率兵出散关,围南郑,汉中遂为西魏所有。西魏废帝二年(553),宇文泰又命大将尉迟回率步骑3万征蜀,魏军“自散关,由故道出白马,取晋寿(今四川广元县南)。开平林旧道,前军临剑阁[81],并进围成都。北宋乾德二年(964),派王全斌等由散关经固道攻剑州,灭了后蜀。
南宋和蒙古对立时期,蒙古兵曾利用散关道攻金、灭宋。宋绍定四年(1231),蒙古大将拖雷借口南宋边境守将杀害蒙古使臣,领兵5万,由凤翔出散关,攻下凤州后,主力由连云栈转入河南,与金兵大战三峰山(今河南省禹县南),消灭金军主力。宋端平二年至三年(1235~1236),蒙古窝阔台汗命皇子库春统诸军折由连云栈道南下,不一月攻下成都,完成了从凤翔经汉中而至成都的蜀道全程大进军。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1258~1259),蒙古蒙哥汗自领大军从六盘山经宝鸡、汉中、出利州南攻保宁(今四川省阆中县)和合川钓鱼山,欲与忽必烈、兀良哈台合力攻灭南宋。
明洪武三年(1370)五月,大将军徐达率诸军由凤翔入连云栈道攻取兴元,并进攻四川消灭明氏夏国政权,统一了全国。
清朝平吴三桂叛乱和大、小金川叛乱,都是利用散关道出兵征讨。
散关道能多次为中国的北方政权发挥作用的原因,主要是汉中、巴蜀虽然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口密集,但以一个局部地区的人力和物力,实不足以与控制关中和中原地区的政权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