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民众
期刊
《教育与民众》创刊于1929年5月,终刊于1948年4月,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该刊以“研究民众教育之学理与实施方法而求于学术上有所贡献”为宗旨,号召热心民众教育事业的海内外教育家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精神,去努力研究民众教育学理和实施方法。
期刊简介
雷沛鸿是我国第一位系统论述成人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我国成人教育运动的先驱。他对中外成人教育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考察后,认为丹麦的中兴和英国民主政治的推行主要是他们实施成人教育的结果。他在《教育杂志》和《教育与民众》等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成人教育的学术论文,如《成人教育概观》、《英国成人教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丹麦成人教育》、《瑞典成人教育概观》、《北欧的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哲理研究》。在这些论著中,他多次阐述成人教育的重要性。他断言“一个国家有大多数民众都是文盲,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个国家便不配做现代国家——事实上它也做不了”。
雷沛鸿认为,成人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的改造、国家的改造,必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他大声疾呼:“如果我们要急救目前在急转直下的中华民国,我们必须要依赖现有的青年妇女以至青年男子”,以应抗日战争所急需要。雷沛鸿对成人教育的高度重视,不仅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抗日救国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评价
《教育与民众》尽管不是一份成人教育专门期刊,但它是近代中国教育界介绍和引进西方成人教育制度和理论的一个重要媒介。对于世界各国当时成人教育发展状况、成人教育界较有影响的机关、人物及其著作,该刊或开辟专号集中发表,或请专人翻译连载,或作广告宣传,其主要目的是为国内民众教育发展提供借镜,因此注重西方成人教育制度在中国的转化成为了该刊一个突出的特色。
人员编制
撰稿人有童润之、钱俊瑞、邵晓堡、杨开道、徐爽、天游、李寅恭、马宗荣、马祖武等。
栏目方向
主要栏目有讨论、专著、演讲、译述、小说、调查统计、教材、文艺、消息、通讯、转载、书报介绍等。
本刊以“研究民众教育之学理及实施方法,而求于学术上有所贡献”为宗旨,刊行各种专号,民众教育实施方法分为文字教育、生产教育、健康教育、家事教育、政治教育、社交教育等,民众教育机构有民众学校、民众教育馆、民众图书馆、民众茶园、民众体育场,介绍国外民众教育消息。
刊登文章有马宗荣《现代图书馆教育论》、孟宪承《成年补习教育问题》、甘豫源《美国的扩充教育》、王云五《图书馆学》、王契华《农村青年教育》、李穷如《幻灯教学》、郑绍元《上海县民众教育概况》、唐志才《改良农民生计之两个先例》等。
该刊反映了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和中国社会教育社在江苏、桂林等地从事民众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刊物内有很多反映当时社会上教育的情况,不仅是江苏省内的,国内外各大城市的教育情况都有详细介绍。
文化传统
附:《发刊词》
教育之目的在使教育者成社会的能员。此说颠扑不破,以其兼顾社会与个人而立论也。夫社会与个人相依为命者也,人而不能为社会之能员,则社会解体,而人亦不成其为人;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社会与个人之谓乎!今世民治主义盛行,社会与个人之关系愈密,而期望个人为社会的能员之心亦愈切。民众教育者,将藉各种教育方法,使人人皆成为社会的能员,且随时世之递迁以增进其能力者也。故民众教育为民治主义之基础,推行民众教育可使民治基础巩固;提高民众教育程度,可使民治基础愈巩固。民众教育与民治主义之关系,其密切如气候寒暖之与寒暑表之降升,寒则降,暖则升,毫厘无爽。故从社会的或个人的立足点而言,皆当提倡教育,而尤当提倡民众教育。
本刊主旨在研究民众教育之学理及实施方法。就时间言之:目前所当施行之民众教育,与十年二十年以至百年后所当施行之民众教育必不能相同;然现在与将来不同之点果何在乎?就方法言之:国内早经提倡之职业教育,平民教育,社会教育,及东西洋提倡之成人教育,民众大学,社会服务科,及大学推广部等,皆为民众教育所当采用,与民众教育有密切关系;然关系之密切果至如何程度乎?更就现在之民众教育言之:宜偏重消除文盲乎?宜就社会日常生活实施训练乎?宜利用旧有教育机关以推行民教乎?抑宜专设民教机关乎?应行研究之问题,以上不过略举一二;此外关于民众教育学理及实施方法应讨论之问题,不可胜数。本刊对于各种民教问题,将一二提出,尽量讨论,以期归于至当,对于民教有永久之贡献。欲达此宏大之志愿,本同刊人固当竭其绵薄,努力从事;尤望海内外教育家念民教之重要,群起研究,予以導指也!“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谨为热心民教之教育家诵之。
参考资料
教育与民众.全国报刊索引.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7 23:56
目录
概述
期刊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