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相会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敖包相会》(又名《十五的月亮》)是1953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由通福根据蒙古民歌《韩秀英》改编,玛拉沁夫海默填词,王树理吴秀云演唱,于1956年通过中国唱片厂发行。
歌曲创作
创作历程
1952年,根据玛拉沁夫的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由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开拍,“敖包相会”是影片男女主人公战胜敌人后相会的一个情节。所谓敖包,又叫鄂博,蒙语“堆子”的意思,敖包最早本是用作道路或界域的标志,后来演变成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和汉族的土地庙比较类似。敖包一般是堆石成台,沙漠中则用柳条堆成。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就是敖包相会。电影拍摄得很顺利,只是主题歌暂时还没产生。
《敖包相会》作词的灵感来自一个美丽的夜晚,玛拉沁夫思绪翻滚,难以入睡,在草原上徜徉。不经意间抬头远望,月光下有一对青年男女站在敖包旁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玛拉沁夫迅速回到蒙古包,以这个场景为蓝本,经过深思熟虑、字斟句酌之后,歌词逐渐清晰地成形。玛拉沁夫创作完歌词后,将其交给了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最后由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创作谱曲。
几经切磋,《敖包相会》由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完成谱曲任务。为了呼应电影剧情的需要,通福亲历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终根据海拉尔河畔的古老情歌《韩秀英》为《敖相相会》谱下了旋律。在创作过程中,一个乐句、一个音、一个和声,通福都反复斟酌、推敲。他构思了许多优美动听的乐句,但仍觉不够满意。一天晚上,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草原的夜空,通福灵感突现,兴冲冲来到一个蒙古包前,借着月光,用手中的笔在一张烟盒纸上谱曲。突然,蒙古包里的牧民一推门,把他的胳膊碰了一下,手中的笔也打了个弯。这时,通福将手中的曲子一唱,兴奋得不得了,原来出现笔误的地方,竟然成了非常美妙的高音。
为找到合适的演唱者,导演和曲作者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20多位歌唱演员召集至会议室逐一试唱,最终选定王树理和吴秀云。之后,编、导、作曲家通力合作,围绕影片主人公萨仁格娃的成长历程,在劳动、生活、斗争等主要场面精心安排了插曲。影片中,风暴大雪过后,桑布在幽静的草原敖包前等待与心上人萨仁格娃见面,《敖包相会》就是在此时响起的。
创作团队
歌曲歌词
发行信息
歌曲鉴赏
《敖包相会》是一首经久不衰的充满草原风情和人间真情的歌曲。其情感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浓郁的抒情气质。男女声对唱的《敖包相会》唱出了起伏的群山、清澈的流水、蓊郁的草木、绚丽的花朵,唱出了千里草原的无限风光,将草原悠远的意蕴和境界表达得淋漓尽致。当影片《草原上的人们》中《敖包相会》响起,如同一股原生态溪流,沁人心脾。《敖包相会》在20世纪50年代就家喻户晓,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常唱常新,成为人民大众心底流淌的歌,是草原人民生活的生动缩影。
和许多被广为流传歌曲的主题一样,《敖包相会》也是一首情歌。虽然它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但经过通福更通俗的处理,除了保留下一定的大草原韵律之外,整首作品更突出的还是那种真挚又纯朴的青涩情感呈现。既体现出音乐作品越简单越容易动人的规律,也是典型的以情动人的代表佳作。
重要影响
获奖记录
重要演出
争议事件
2006年4月,玛拉沁夫、通福继承人色日玛发现凤凰传奇的歌曲《月亮之上》有6小节与《敖包相会》前6小节相同,但使用并未经过许可,也没有为作者署名和支付报酬。色日玛将该CD的销售者、制作者、出版者和词曲作者何沐阳诉至法院,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20万元。经过一审和终审,最终法院认定, 《月亮之上》构成侵权,判决被告方赔偿《敖包相会》的著作权人经济损失2万元。
翻唱版本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5:08
目录
概述
歌曲创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