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泽
中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评论家
侯敏泽(1927年6月5日—2004年12月10日),原名侯富林、侯民泽,笔名敏泽、牧原。河南渑池县池底乡鱼池村人。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编辑家,原《文学评论》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经历
革命生涯
1948年8月侯敏泽在冀中解放区参加工作,1948年12月在北平市军管会文管会任干事,1949年在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任理论编辑组组长,因他才华出众,被称为当年《文艺报》的三才子之一,1958年因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1976年在河北保定地区文化局任创作员,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文艺理论室从事科研、编辑工作,先后担任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0年至1996年担任《文学评论》主编;离休后享受司局级待遇。
侯敏泽幼读《四书》《五经》,有深厚的国学功底。1948年8月,侯敏泽毕业于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现名北方交通大学),奔赴华北冀中解放区参加了革命,入华北大学学习。1948年12月,北平(今北京市)解放,调北平市军管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任干事。1949年初,调去筹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创办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和诗人苏金伞等创办同人刊物《文艺劳动》并任编辑。4月后,先后在《文艺报》社担任文学评论组、理论组、编辑组及古典文学组组长等职务。侯敏泽以才华出众,被称为《文艺报》“三才子”之一。
跌宕起伏
1958年1月至1959年10月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1960年1月,调河北省文联工作。1966年到河北省邢台市干校劳动。1976年7月,调河北保定地区文化局创作组任创作员。1976年后复出。1978年4月,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文艺理论室从事科研编辑工作,1979~1982年任《文学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先后担任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1982年后,在文学研究所从事专职研究工作,先后任副研究员及研究员等职。1990年5月到1996年2月担任《文学评论》杂志社副主任、主编。
培养人才
1984年后,参加了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作家的教学机构——鲁迅文学院的授课任务。1983年,担任中央电大美学专题选讲(中国古代美学的几个问题)课程主讲教师,讲义编入《美学专题选讲汇编》(198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事迹收入了美国海外艺术协会主编的《世界名人录·中华卷》。
晚年岁月
1989年1月侯敏泽离休,享受司局级干部待遇。1991年,侯敏泽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侯敏泽离休后,仍参与《文学评论》杂志的编辑,并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除了致力于本职的文学和美学研究外,侯敏泽十分关心家乡三门峡和渑池的经济发展,关心家乡的修志等各项事业,80到90年代,在百忙抽空积极参加河南渑池在京同乡会的活动,为渑池的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做出了贡献。
2002年08月29日,侯敏泽接受了记者徐怀谦的长篇访谈,《人民日报》刊登的《文学的轰动与沉寂——访学者敏泽》成为侯敏泽在中国文学评论和美学研究方面的最后遗言,也代表了他晚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对当前文学现象的鲜明观点。
2004年12月10日,侯敏泽因患癌症不幸于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人物评价
侯敏泽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评论家、编辑家。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逾半个世纪里,侯敏泽在学术园地里勇于探索、辛勤耕耘,以自己的勤学敏思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当代中国文学、美学研究贡献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论著,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和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位重要开拓者和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人之一。侯敏泽是一位坚持正确理论方向的学者,一位富于学术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学者,他学养深厚,学术个性鲜明,著述丰厚,研究范围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文学和美学基本原理、当代文学评论以及文化理论与批评等诸多领域。在半个多世纪的笔耕生涯中,他以自己一系列充满敏锐之思、创新之论的著述,为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美学学科的建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是侯敏泽的代表作。这两部著作在吸收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学术方面突破了已有的一些成见和局限,从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出发,注重考察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文化特点,注重理论范畴的梳理和阐释,注重梳理考察传统文论、美学思想生成、演进的历史脉络,体系严谨,剪裁取舍合理,故而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造诣深厚、超越前贤的扛鼎之作,成为将中国古代文论史、美学思想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学术境界的精品之作。侯敏泽还著有《文学价值论》,以及论文集《形象·意想·情感》、《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文化·审美·艺术》等,还主编有《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等学术著作多种。这些著作在哲学思辨、理论建构方面无不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是他追随时代的步伐,勇于面对重大理论问题,笔耕不辍的心血的结晶。
敏泽先生学术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深厚,在学术研究的方法方面力求微观与宏观结合,沟通古今、中西,广泛地汲取、借鉴新观念、新方法,厚积而薄发。经过长期的积累,他在治学道路和研究方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文学所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学界奉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个人成就
侯敏泽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和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之一。一生坚持正确理论方向,富于学术正义感和责任心。积极参与中国学术史上的“50年代美学大辩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立场。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侯敏泽坚持了真理,认为可以办文学“同仁刊物”,和周扬等领导人等在观点上产生了分歧,被认为是脱离党的领导;发表署名“李琮”的评论作家李准小说文章《〈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和《人民日报》评价不一致,引起了指责,被提到了“与党报相对抗”的高度。面对即将来临的批判和朋友的劝告,不怕“栽跟头”,不改初衷。因此被打成右派。事后却和周扬不计前嫌,结为朋友。周扬十分佩服侯敏泽被划为右派后仍然勤奋著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侯敏泽对书中关于曾国藩的评价问题等展开了朋友般的讨论。
1978~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不久,为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培养学科接班人,成立了研究生院。院长为周扬。侯敏泽积极担任导师,勇挑重担,一个人承担了几个人的工作,任劳任怨,为文学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随后的二十多年文学和美学研究中,侯敏泽学养深厚,学术个性鲜明,著述丰厚,研究范围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文学和美学基本原理、当代文学评论以及文化理论与批评等诸多领域为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美学学科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1979一1980年间,对王朝闻的美学名著《美学概论》编写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
社会影响
侯敏泽在20世纪80年代后,在文学和美学的相关领域内也卓有建树。积极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华国史学会等学术团体工作,任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史学会、《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及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的常务理事,《文学评论》《人民文学》《文学遗产》《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东方从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丛刊》等报刊编委,《东方美学》特约编委,英国剑桥国际传记研究中心(IBC)、美国传记研究所(ABI)荣誉顾问(收入出版的《世界杰出领先人物名人录》中),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南京师大、四川师大兼职教授等。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中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
专著
侯敏泽从20世纪50年代后,在半个多世纪的笔耕生涯中,勇于探索、辛勤耕耘,力求微观与宏观结合,沟通古今中西,以自己的勤学敏思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当代中国文学、美学研究贡献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论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是其代表作。
《中国美学思想史》(三卷本,1987~1989年齐鲁书社出版,1990年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第一届鲁迅文学理论奖等五种省部级以上奖励。2004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正在被译成日文)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为二卷本,1992年吉林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为三卷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已被译成韩文出版)两部著作在吸收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学术创新,成为中国古代文论史、美学思想史研究领域超越前贤的扛鼎之作。
侯敏泽的其他著述还有《文学价值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99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贽》(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等学术专著,《形象·意象·情感》(198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化·审美·艺术》等论文集。
还主编有《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二卷本)《学海钩沉从书》(第一辑)《文化·审美·艺术》《文化资料摘编》(200万字)《名人书趣》等。和张岱年主编《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一至五卷(1999年大象出版社)。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并被译成日、韩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发表论文
侯敏泽在各类报刊和会议上发表有论文250篇左右。其主要论文有《关于作家的审美理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钱锺书先生谈“意象”》《中国古典意象论》《诗之与史》《文学价值论中的主体性原则》《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体系及东方艺术之美》《〈文心雕龙〉与〈周易〉》等,曾获得《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优秀理论文章奖,1995~1996年、1998年鲁迅文学奖等。
参考资料
侯敏泽.中共渑池县委.
侯敏泽.仰韶今古.
侯敏泽.中国作家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8 19:39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