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陶瓷指某些性能随外界条件(温度、电压、湿度、气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陶瓷。当某一个外界条件,如温度、
压力、
湿度、气氛、电场、光及射线等改变时,能引起该材料某种物理性能的变化,从而能从这种元件上准确迅速地获得某种有用的信号。这类陶瓷主要用于遥感测量及自动控制领域。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是力求微型化和引入
微电子技术,不断提高工作可靠性。为满足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的需要,在发展微机和自动化的同时开发研究新型传感器。人们开始注重研究敏感机理,结合实际需要来充分利用材料已有的功能特性和现象,不断创新,开拓新品种的敏感陶瓷材料,使之实用化。
1、多功能化。大多传感器是单一功能的,但随着控制系统的日益复杂,迫切需要能同时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或化学参量的
多功能传感器。
2、薄膜化。
薄膜材料已成为许多新兴技术的基本材料.它对传感器向固态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采用薄膜化技术制备的敏感元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便于大规模生产、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
3、开发新功能材料。敏感
功能陶瓷是制作传感器的物质基础.高性能的传感器完全取决于敏感材料的特性和质量。因此,大力开发利用新型功能敏感材料是材料发展的重要趋势,复合化、数字化输出、集成化、片状化是其发展的几个方向,而且有些方向还可以结合起来应用,应用前景广阔。
现代电子技术要求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息(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因此,敏感陶瓷常属半导体材料。主要是在绝缘陶瓷中通过掺入微量的杂质,并在适当的气氛中烧结,以控制其化学计量比偏离及设计的微观结构,获得相应的半导体化特征,以便其具备某种特定要求的性能。
陶瓷是由晶粒、
晶界、气孔组成的多相系统,通过掺杂,造成晶粒的组分偏离,尤其在晶粒表层产生固溶、偏析及晶格缺陷,在晶界(包括同质晶界、异质晶界及晶粒间相)处产生异质相的析出、杂质的聚集、晶格缺陷及晶格各向异性等。这些晶粒边界层的组成、结构的变化,显著改变了晶界的电性能,从而导致整个陶瓷电气性能的显著变化。
半导体陶瓷的晶界效应,显示了许多单晶体所不具有的性质。人们可以从宏观上调节化学组分、气孔率(从致密到多孔质);从微观上控制微区组分(主要是晶界组分)和微观结构(晶粒、晶界及其缺陷等) ,可以获得一系列特殊功能材料。这些功能材料的应用特性虽然与晶粒本身性质有关,但更主要是利用晶界及材料表面的特性,这是单晶体所不及的。已获得实用的半导体陶瓷可分为三:
绝大部分敏感陶瓷由各种氧化物组成,由于这些氧化物多数禁带宽度Eg≥3eV,属绝缘体,要使它们变成半导体,需要在禁带中形成附加能级(施主能级或受主能级)。一般来说,这些施主能级多数是靠近导带底的,而受主能级多数是靠近价带顶的。即它们的电离能一般比较小,在室温下就可以受到热激发产生导电载流子,形成半导体。形成附加能级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化学计量比偏离来形成氧化物的附加能级,另一种是通过添加杂质形成氧化物的附加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