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当你发贴的时候带有某些事先设定的词时,这个贴是不能发出的。或者这个词被自动替换为星号(*)或叉号(X)等,或者说是被
和谐掉了。
也有一些网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一些只适用于本网站的特殊敏感词,例如很多电子商务网站会将一些涉及侵犯
知识产权,不宜销售的商品,例如“
山寨”“
水货”“
盗版”“
刻录”等设置为敏感词,在商品简介中这些词是发不出来的。竞争对手的名称在一些电商网站也是无法发出的敏感词。
敏感词来讲不一定是
脏话,但是脏话大部分都是敏感词,比如在日本
AV里出现的众多词汇是会被屏蔽的,但是广大网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会选择一种词来代替,这反倒成就了一种“文化”。
在中国古代,人们往往会碰到“讳词”,多是因为不能直呼皇帝、长辈的名字,要用另一个词替代。后来也有“雅称”,比如上厕所叫去一号,或者上卫生间、洗手,不能直接说小便大便。说到这里,也有个笑话。去过越南的人都知道,越南人说“再见”的发音就是TamBiet,跟中国人说“大便”是一样的,所以在越南旅游时中国人到处能听到“大便大便”,这个发音在越南一点也没有不雅的感觉。
也许过了很多年会有人写出一本《敏感词文化史》也未可知,恰好它可以跟
《脏话文化史》凑成一套。
说起“Pi”这个敏感词之前,我得说件小事。去泰国旅游过的中国人都知道,初到泰国,导游就会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跟大家说,在泰国称呼某人,一般都叫“Pi”某。比如导游姓罗,他就自称为“Pi罗”,别人也要叫他“Pi罗”。如果称谁为“Pipi”,那更是尊称,比如某老人或女人姓王,你叫她“Pipi王”,她会高兴得不得了。显然,在泰国“Pi”是个尊称,类似我们说老王、小罗之类。
这个“Pi”字,在国内基本上属于敏感词,一是不雅,二是与黄色有连带关系。有些书里写泰国人的称呼时,把这个“Pi”写成“庇”,也有的写作“毗”,总而言之是尽量让人不往那个敏感词方向去想,但念起来估计还是避免不了那种联想。
其实,这个词的使用率还是非常高的,比如人们愤愤然说的“Pi民”“Pi话”“狗Pi不通”“Pi滚尿流”等等,在正常的行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至于骂人的话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些词汇与“Pi”字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