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微光
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故乡的微光》是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付新华。
内容简介
◆ 让见过萤火虫的人重温美好,让没见过萤火虫的人弥补缺憾。
◆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泰戈尔《萤火虫》
《故乡的微光》是中国萤火虫研究第一人付新华教授十三年来的研究结晶。一本独一无二的萤火虫读本,有故事,有情怀,有诗意,带你走进梦幻般的萤火虫世界。
作者回忆了自己初见萤火虫的悸动,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风景优美的地方寻找、考察萤火虫的美好经历,以及十三年来不减丝毫热情的萤火虫研究之旅。同时,书中还有国内种类最全的萤火虫科普资料、实用的萤火虫摄影指南,各种美轮美奂的萤火虫大片。
《故乡的微光》既是记录,也是怀念。透过这些朴实的文字和美丽的图片,可以看到作者对萤火虫,这些故乡、童年中闪烁的微光的挚爱与怀念,以及对萤火虫正在消失的现状的忧虑。
作者介绍
付新华
与萤火虫“一见钟情”的诗意学者
青岛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自2000年起,致力于萤火虫的考察与研究,是中国第一个萤火虫博士,发现并命名了雷氏萤、武汉萤、穹宇萤等多种萤火虫。近年来,因痛感萤火虫数量的锐减,积极投身萤火虫保护事业,通过讲座、著述、摄影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科学赏萤、保护萤火虫栖息地的理念,并成立国内唯一一家萤火虫环保组织“萤火虫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国萤火虫研究和保护第一人。
作者自序
每个晚上,萤火虫都在跳无声的舞
每个晚上,萤火虫都在跳无声的舞,而我便是那唯一的观众。萤火虫跳得畅快,我看得也痴迷。
我们在无休止地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时,萤火虫却不知在什么时候被遗忘,被放逐了。曾在黑夜中御风而行的微光,如今已被霓虹市光所取替。曾频繁出现于唐诗宋词中的小家伙,现在只能在昆虫词典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不知不觉间,由于我们的无知,它们被无情地弃置于黑暗的角落,我们渐渐忘记了它们曾带来的美好时光。现在,有些生活达人列出一生中要做的十件事情,其中之一竟然便是看漫天的萤火。观看萤火虫,在古人是一种日常乐趣,而现在竟成了一种奢侈。
我是如何与萤火虫结缘,又是如何坚持研究萤火虫十二年的呢?周围很多人都曾这样问我。十二年里,有很多难以尽数的感慨和故事,萤火虫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年只有寻萤的时候最开心:调完课后,打包行李,收拾装备,跳上火车,吹着口哨,心情像鸟一样在空中扑腾。到达目的地,我就问附近的老乡,见过萤火虫没有。小时候,我从没见过萤火虫,为此总觉得自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那些有萤火虫记忆的人则不一样。老乡们一说起萤火虫就很兴奋,仿佛又回到过去,提着鸡蛋壳或折纸做成的萤火灯笼,或是戴着里面塞满了萤火虫、闪闪发光的南瓜藤项链,或是恶作剧般地将萤火虫捏死抹在小伙伴的脸上,小女孩则将萤火虫放入蚊帐中甜美入梦……他们带着一种美好的怀旧之情诉说着。而我听了之后,也像是进入了他们的童年,在夜幕下,在河边,追逐着萤火。
这些年来,最开心的莫过于发现新的萤火虫物种,最震撼的是有一次竟目睹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最郁闷的是经常会碰到的寻萤而未果,最害怕的是寻萤途中碰到毒蛇,最倒霉的是为观萤失足掉进粪坑和鱼塘……有时候,我就像一只萤火虫,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像是一次夜间求偶,看到前方的一丝光亮,就满怀希望飞过去,遇到的却是昏黄的灯……当然,也会遇到提着小橘灯的小女孩。
寻萤过程很凶险,也很复杂。交织着美好与失望,悲伤和欢喜。
2005年,博士毕业留校,我突然想去更远的地方寻找萤火虫。一年后,我如愿以偿,在峨眉山上邂逅了最为震撼的一幕。峨眉山陡峭险峻,植被丰富,常年云雾缭绕。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我走在盘山公路上,寻找萤火微光而不得。正意欲放弃,忽见萤火光带,延绵数百里,如天际银河般浩渺:难以计数的萤火虫在以同一频率发光!我深受震撼,感受到了微弱萤光积累爆发的力量。
第二年再去,山水依旧,萤火盛景却已不复见。我很失落,痛心,就像自己的孩子走失了,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却无法找回他们。
那时我醒悟了,我不能光研究,还要去保护。2008年至2009年赴日本留学期间,我发现日本,小小一个国家竟有1000多个大大小小的萤火虫保护组织,政府及民间都在将萤火虫作为科普及自然教育的材料。这深深启发了我。2012年底,我在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及很多朋友的帮助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专注于保护萤火虫的组织——萤火虫自然保护研究中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见到萤火虫,意识到生活有萤火虫、童年里有萤火虫的记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付新华)
出版人语
萤光消失,沉思也消失
没有萤火虫的夏天不值得喜悦,没有萤火虫的城市不值得怀念。
而如今我们正在失去自己的故乡。故乡作为一种象征,在当下的城市乡村剧变中,它逃离了童年,脱落了之前千百年的色泽,在急速消失的风景里变成渐渐陌生之地。
好多年前,我曾有一次寻找萤火虫的长途旅行,去了几个偏僻的山里,专门寻找萤火虫。因为我始终忘不掉童年遇到过的场景,夜空暗蓝,密林深邃,栀子花开,小河淌水,萤火虫悠飞。我走了那么远,就只想离那个场景更近一些,更近一些。
在另外一次长途旅行中,我们到了贡嘎山。夜里开车,经过一个山垭口时,我们停车抽烟。车灯熄灭的时候,夜空突然就展现出来,星星和萤火环绕着我们,无数萤火虫在漫游。
直到后来认识了付新华,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竟然还有把萤火虫当作一生注视对象的人。新华老师是年轻热情的科学家,他对萤火虫的痴迷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在和他第一次聊天时,我就承诺了要为他策划出版一本关于萤火虫的美丽图书。也就是诸君手边打开的这一本。
在唐朝,诗人杜牧写下了 《秋夕》,他眼里的秋天也就是一个单纯的场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正是这些细微的句子,构建了我们的文化气质。
萤火虫是我们时代里一个被忽视的比喻。人性是脆弱幽暗的,萤火虫就恰如我们自身的象征。日本人愿意相信:萤火虫是死后人们的灵魂。可惜,如今我们离简单的美和诗意太远了,离灵魂实在是太远了。在什么都不再容易让人相信的时代,注视灵魂本来应该依然是重要的。唯有借助一些微光,人可以更加接近内心和纯粹。如果那些微光消失,处于绝对光亮之下的我们,会更快迷失自身。
热爱着微光,其实才是热爱我们自己。当那微光消失的时候,沉思也消失了。
那么,请诸君打开这本书,体会自然和诗意的萤火虫诠释。萤火虫是历史与文化的一部分,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失的一环,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生物,这些需要更多的人来相信,同时为着这小小的生命而做些努力。
因为我们愿意相信,宇宙里一个巨大星系爆炸的灿烂,和暗夜里一只萤火虫的微光,具有同样动人心魄的美。(陈垦)
编辑推荐
1、让见过萤火虫的人重温童年的微光,让没有见过萤火虫的人弥补缺憾
城市里的灯火明亮,有谁还记得你曾经燃烧发亮?萤火虫正在消失,也因此这个夏天萤火虫变得越来越热门,微博上有些生活达人列出一生不得不做的10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去看萤火虫。这本书不仅对萤火虫有科学有趣的描述,还有大量萤火虫的美丽图片。阅读本书,正好可以缅怀我们童年中消失或者缺失的萤火虫。
2、最权威的萤火虫读本。
付新华教授是国内研究萤火虫的第一人,他发现并命名了雷氏萤、武汉萤、穹宇萤等多种萤火虫,还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萤火虫环保组织“萤火虫自然保护研究中心”。十三年来,他坚持萤火虫研究和考察,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十三年来研究和考察的结晶。
3、当今最热的动保环保话题
萤火虫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萤火虫的存亡直接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保护萤火虫就是保护环境,动保环保是社会现今的热门话题,也是主要的正能量生发点。这本书能吸引到希望为动保环保出一份力,倡导微公益的读者群。
4、最美科普书
本书采用特种纸双封面,内外封荧光色专色印刷。整本书的设计聘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孙俊良先生倾力呈现,以为读者考虑的角度进行编排,在细部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设计。
书摘
中国萤火虫指南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8 13:1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