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构主义
政治学术语
建构主义的古典根基可以追溯到格劳秀斯、康德、黑格尔的理论以及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著作中。
命题信息
国际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当时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之间的论战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理论争论的重心,他们各自的代表人肯尼斯·沃尔兹和罗伯特·基欧汉都致力于将国际政治的理论建成高度科学化的理论,两者在方法论个体主义、物质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认识论等方面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产生所谓“新—新合成”(neo-neo synthesis).随着论战的深入开展,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争论的范围越来越集中于相当狭窄的范围内,甚至局限于对个别问题的经验检验。面对这种“新—新合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非主流学派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流地位继续发起挑战。在挑战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迅速崛起。
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已经涌现了三种建构主义学派:以约翰·鲁杰和弗雷德里克·克拉托奇维尔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学派,以理查德·阿什利和罗布·沃克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学派,以斯派克·彼德森和安·蒂克纳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学派。这三个学派之间和内部都存在巨大的分歧,但他们都认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大派理论没有足够重视世界政治中的行为体是社会建构而成的。(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4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1989年,尼古拉斯·奥努弗在《我们造就的世界》一书中,把“建构主义”这一术语引用到国际关系研究中。但此时建构主义仍处于非主流的边缘地位。
冷战的结束加速了建构主义的兴起。虽然冷战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各派学者始料未及的,尤其使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处于尴尬的地位,许多学者认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问题来自于其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重视理念和整体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可能更具解释力。1992年,亚历山大·温特在《国际组织》上发表了《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利政治的社会建构》一文,质疑的目标直指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共同前提——国际无政府状态,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开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包括:
1、国际体系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物质结构是行为体的实力分配及其相对位置;社会结构则是指行为体占支配地位的信仰、规范、观念和知识等文化因素。国际体系的物质结构只有在观念结构的框架内才能具有意义。
2、认同是利益的基础,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决定和改变国家行为、认同和利益的不是体系的物质结构,而是在国际政治互动中不断产生的社会结构。
3、国际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互为构成关系。社会结构不仅确定单个行为体的含义及认同,而且确定这些单个行为体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及文化活动的模式。同时社会结构又是行为体实践的结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19 08:5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