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之四海而皆准(拼音: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
礼记·祭义》。
西汉·戴圣《
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春秋时候,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孔丘,极力推崇“孝道”。所谓“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之六顺也正是孔子特别倡导的。《论语》是孔子与弟子言行记录文本,也是家孝道学说的发源之作,对后世孟子、荀子的孝道学说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有一次孔丘的弟子
曾参讲到“孝”时,就举例说:“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讲起‘孝’的作用,把它直竖起来就能塞满天地,把它铺展开来就能够横溢四海,推行到后世没有时间限制。如此推而广之,用之于东海、西海、南海、北海都适合。”
并且曾参说到做到,有一天,曾参和父亲在一起干活,为瓜地除草,曾参一不小心,锄断了一棵瓜秧。父亲曾皙一看,好端端的一棵瓜苗让儿子弄死了,他勃然大怒,拿起锄头把儿向曾参打来,见到父亲生气,曾参很自责也就没有躲,结果父亲一下子打到了曾参的肩上。由于用力过猛,曾参倒在地上,昏了过去,曾皙也吓坏了,怕把自己的儿子伤个好歹的。众人都赶过来对曾参施救,过了好一会儿,曾参醒了,站起来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又向父亲认错,还问父亲累着没有,邻居赶紧把曾参扶到家中,曾参进了自己的房间,忍着疼痛弹起琴来,许多人不理解,说都伤成这样了,弹琴干什么?曾参说:“父亲听到琴声,他就会认为我没事儿的,我不想让父亲为我担心!”
“孝”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因为“孝”不只是个人的事情,它还具有更广博的社会学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因子,每个人的修身都是社会秩序稳固的根本,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儒家把个人道德上升到国家层面,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当然,政府的责任也有教化人民的一面。可是,礼仪德行不会妨碍到法律惩戒,反而能和法律共同促进,相互扶持,会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这样看来,个人精神的修养,个人礼仪的践行,是和社会政治活动紧密相关的。
“放之四海而皆准”指某种理论、学说具有普遍价值,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正确,都适用。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定语。
清·
孙诒让《周礼正义序》:“盖政教修明,则以致富强,若操左契,固宴宇之通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者,此又古政教必可行于今者之明效大验也。”
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其所以育成人格者,诸凡周备,放诸四海而皆准。”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章:“他的报告很全面,其正确性无可非议,不仅能在葫芦坝讲,任何公社、大队都适用;其广泛性差不多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