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
分水岭两侧的两条河流,其中位置较低、
侵蚀能力较强的河流,可夺取位置较高、侵蚀能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河流袭夺后,夺水的河流为
袭夺河,被夺水的河流为
被夺河。被夺河的上游因改道流入袭夺河,称改向河。
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是河流发育过程中,由于
外营力或
内营力作用,以及内外营力共同作用,造成某一河流的
改道或向后倒流,注入另一河流的
水系演变现象;其实质是原有分水岭的被切穿(或消失),形成新的
分水岭。当分水岭两侧坡度和长度不一致时,两侧河流的溯源侵蚀的速度也不一样,在溯源侵蚀较快的一侧,河源向分水岭伸展也快。当切过分水岭时,侵蚀较快的河流将另一侧河流的上源夺过来,完成了河流袭夺过程。有时在某一流域范围内发生局部新构造隆起,河流不能保持原来的流路,迫使河流上游段流入另外河流中去也可造成袭夺现象。
河流袭夺存在着营力、地域、水量、水流性质等方面的差异。最主要的差异是地貌营力的不同;不同的地貌营力作用,决定了不同的河流袭夺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塑造了不同的水系形态。按形成河流袭夺的主要营力不同,河流袭夺可以分为主动式河流袭夺,被动式河流袭夺,混合式河流夺等三种形式。
主动式河流袭夺
主动式河流袭夺基本上由外营力作用造成,是指河流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水系演变现象。分水岭被一坡河流切穿,说明了分水岭两坡是不对称的,分水岭不对称是河流袭夺的潜在因素。在自然界,分水岭相邻两坡不可能完全对称,而存在不对称性大小差异。不对称性较大的分水岭的形成可纳归为两类原因:
被动式河流袭夺
被动式河流袭夺完全由内营力作用造成。通常是河流流经谷地的某一段;由于构造隆起,当河流下切侵蚀量小于降升量时,河流被迫改道或向后倒流,注入另一河流中去。被动式河流袭夺按被夺河水流向分为两种状况:
混合式河流袭夺
混合式河流袭夺是在形成地貌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该河流袭夺过程较前述各种形式的都复杂,历经的时间也较长,但在不同阶段,内外营力作用则是有先后主次之别。
河流袭夺后,抢水的河流称袭夺河,被抢水的河流称被夺河。被夺河的上源因被袭夺河夺走,因此使下游河段成为断头河。在被袭夺的哑口处,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称为风口。被夺河与袭夺河相交处,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呈现突然转弯的现象,称为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
跌水。河流袭夺是水系发育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它不仅反映河流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也可以研究新构造活动方式和强度,此外可以寻找有关的砂矿资源。
破坏原因
自然界导致分水岭破坏的因素很多,现仅提出其中几个主要的,加以分析:
总括上述,造成分水岭破坏的因素很多,它们常是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对分水岭发生侵蚀破坏作用。当然在不同情况下,破坏分水岭的动力,有主、次之分。但随条件的改变,各种营力的主、次地位,也可互相转化。
研究意义
平原地区的分水岭,高起突出不甚显著,有的是低矮的垄岗或
丘陵,有的甚至是低平的地面,事实上不存在什么平原地区分水岭的稳定性,所以,河流改道与水系变迁很频繁。
在泛滥平原上,随河床的不断堆积与天然堤的逐渐加高,使江河水位常高出于河间分水地带,形成所谓“地上河”。一旦洪水冲毁自然堤,就可发生河流改道。改道河可注入另一条地势较低的河流,也可占据河间低地或废弃的古河道地区。
在前一种情况下,可以形成增水河、改道河与减水河等一系列地貌特征。在后一种情况下,则改道河占据了河间低地并形成新河道。改道以后的河流,因继续堆积,使河床加高,在其两侧又会出现新的自然堤。而原来的古河道及老自然堤,则相形低下,随泛滥水流的逐步堆积,而被埋藏于粘土、亚粘土与湖沼相堆积层之下。
上述古河道的砂砾层,可以成为丰富的地下水含水层,认识和掌握平原地区的河流改道与水系变迁的规律,对防洪排涝及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以及兴建
地下水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