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继,读音shōu jì,是汉语词汇,意思为元代风俗。收继婚是妇女在丈夫死后转嫁给丈夫的同胞兄弟或其他近亲的一种婚姻形式。按转嫁对象的不同又有叔接嫂、转房婚、升房婚等种类与名称。收继婚曾广泛流行于古代各民族内部,《史记·匈奴列传》载:“父死,妻其后,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隋书·突厥传》亦有“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之俗。
收继婚作为一种婚姻习俗,它的存在与发展与礼制、法制密不可分,从它和礼制的角度来看,收继婚习俗反映出了古代北方几个民族与中原汉族地区不一样的风俗礼节。从秦汉时期的匈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到隋唐时期的突厥与乌孙,再到宋辽金时期的契丹,最后到元明清时期的蒙古族和满族。虽然收继婚习俗随着民族的不同,因时制宜有着不同的风俗,但是由于北方诸民族之间具有传承性,因此各个民族的收继婚习俗之间也存在共性,也就是所说的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就是收继婚的种类。综合来看古代北方几个民族的收继婚习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辈收继婚习俗,另一类是异辈收继婚习俗。在古代北方几个民族的收继婚当中,尤以蒙古族的收继婚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