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汉语一级通用汉字(
常用字),读作shōu,最早见于
战国古文字。本义为捕,即捕取罪人;引申指没收,又引申指收藏、收取,还可引申为所收赋敛。
收,形声字。从攴,丩声。形旁攴为手持器械治事状,表示收字本义与治事有关;声旁丩像两绳纠结,于收字表音,丩与收为宵幽旁转。丩为收之源头、声首,甲骨文已经出现。古初盖以丩为收,后乃为造专字。郾侯库簋、《
包山楚简》并以丩为“纠”,后乃造分化字。收字最早见于战国古文字,主流结构为从攴丩声。形旁或作手,手与攴属于义近偏旁的互用,不影响本义之表达。声旁或作手,手与收同韵,较丩之于收的宵幽旁转更切近,但没得到《说文》的首肯。隶变时,丩旁或繁化作“字10”左半边形,或又加形旁糸(mì,俗称“绞丝”),但都没取得主流地位。楷书作“收”,是小篆的笔势变化。俗作𠬧,非正字。
《说文》本义为捕,即捕取罪人。《诗·大雅·瞻仰》:“此宜无罪,女反收之。”郑玄笺:“收,拘也。”引申指没收。云楚秦简《法律答问》“从母为收。”引申指收藏,收取。《法律答问》:“妻智(知)夫盗而匿之,当以三百论为盗;不智,为收。”又:“死者有妻子当收(收尸),弗言而葬,当赀一甲。”又引申为所收赋敛。《包山楚简》2.147:“将以成收。”通“纠”,纠察。《荀子·君道》:“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窥远收众之门户牖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