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摩耶》是印度诗人
泰戈尔著短篇小说,创作于1892年,1893年发表在泰戈尔自己主编的文学杂志《萨塔纳》上。
内容简介
摩诃摩耶是一个出身于名门的二十四岁的姑娘,正当青春年华,但由于父亲早逝而缺乏丰厚的嫁妆,只得待字闺中。出身于家世低微的婆罗门家庭的青年罗耆波,也是一个孤儿,同摩诃摩耶从幼年时起就是一对无猜的伴侣,长大后又相互爱慕。
一天,罗耆波和摩诃摩耶在河边的一所破庙里约会时,摩诃摩耶的哥哥帕凡尼查兰·查托巴迪雅闯进破庙,带走了摩河摩耶。当天晚上,他又把摩诃摩耶带到火葬场旁边的一间停尸待焚的屋子里,那里躺着一个正等候死神来临的老婆罗门,在祭司喃喃地念诵经文和垂死者的呻吟声中,摩诃摩耶的哥哥迫使她和将死的老婆罗门举行了“婚礼”。随之而来是她变成了寡妇。但是,更惊人的是,根据寡妇殉葬的制度,火葬场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典礼,摩诃摩耶被捆在柴火堆上,为死去的丈夫殉葬。正当火焰窜上来时,突然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烈火被扑灭。摩河摩耶幸而得以生还,可是她那美丽的面容却被大火毁掉了。她从家中取了一幅长长的面纱遮住脸,走到罗耆波的住处,对他说:“我不是从前的我了,我完全变了。只有我的心还是旧日的心。只要你提出,我还能回到火葬堆去。但是,你如果发誓永不拉开我的面幕,永不看我的脸,我就会在你家住下来。”罗耆波同意这个要求,放弃了家中所有的财物,和摩诃摩耶一起在暴风雨中出发到一个新地方去。
一对情人终于在一起了,但因为那一层面纱所隔,罗耆波觉得并不快乐。一个云开月朗的夜晚,罗耆波按拣不住,来到摩诃摩耶的卧室,借着月光看见她的“脸颊上昔日的美丽被火葬场的烈焰用它无情的贪馋的舌头舐净了”,留下的只是可怕的残迹。他吃惊地叫了一声,这声音惊醒了摩诃摩耶。摩诃摩耶用面纱遮住脸,一声不响地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这个房间。从此,哪儿也找不到她的踪迹。
人物介绍
摩诃摩耶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泰戈尔作品中具有独特气质、个性和内心世界复杂的典型之一。摩诃摩耶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失去父母而成为孤女,少有少女的柔情,更多的是庄重以至威严。却因嫁妆不丰,只得“待字闺中”。她虽同罗耆波一起长大,平时对他“百依百顺”,并非没有感情;但囿于门第偏见,她总以为“恋爱是一回事,婚姻又是另外一回事”。她的庄重又往往同其傲气混杂在一起。摩诃摩耶自恃年青貌美,门第高贵,对罗耆波始终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甚至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视罗耆波的求婚为放纵、冒失,是要叫她“下嫁”与他。但她又泼辣、大胆,敢于冲破门第观念,坦然自若,无所顾忌地与罗耆波相爱。在与罗耆波的关系上,从不戏言失信。她独立自恃,执拗倔强、从不依仗他人,对罗耆波也不例外。甚至在殉葬脱险,已经到了“有家归不得”的恶境,她也昂首挺立,从不屈服,倒是别人折服于她的意志。罗耆波只因看到她那烧伤的脸,冒犯于她,她便扬长而去,纵使罗耆波负罪求饶,跪在她的脚下,也无济于事。可见,庄重、高傲、大胆泼辣、履约不爽、独立自恃、执拗倔强是她的气质。这种气质显示出一种刚强不俗的精神品格,一股压倒一切的气势力量。
罗耆波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出身家世低微的婆罗门家庭,自幼便成了孤儿。他从小与出身高贵的摩诃摩耶相爱。这种爱情对他说来,只是可望而不可得,罗耆波生性正直、善良,矢忠于爱情,但同时又缺少男子气概,屈从于摩诃摩耶的高傲与威严。在恋人面前,他的言语“显得非常乏味、唐突——甚至荒谬可笑”。他深深地爱着摩诃摩耶,但又无力娶她,成为伴侣;他渴望向她倾吐心曲,可又找不到机会,以至为她庄重的目光折服而感到胆寒;他追求幸福,但又缺乏足够的勇气,以至听任命运的摆布。在他与摩诃摩耶岌岌可危的关系中,摩诃摩耶的出嫁,并未给罗耆波致命的打击,“他反而有点高兴”。但是,听说“摩诃摩耶要和她丈夫的尸体一起火葬”后,他被打垮了。罗耆波对她的爱是真诚的、痴心的。容颜已毁的摩诃摩耶从火葬场逃出,找到罗耆波,罗耆波一往情深地留住了她,并说:“在这儿住下吧,你爱怎么样都行,如果你离开我,我就会死了。”为了摩诃摩耶,他宁愿放弃家中的财产,离开故土,远走高飞。这充分说明罗耆波对爱情的忠贞不移。但爱神在无情地捉弄他,只因无意中窥见了情人烧伤的脸,触犯了摩诃摩耶那独立不羁的个性,摩诃摩耶便勃然大怒,一去不返。在与摩诃摩耶的关系中,罗耆波表现出随和有余,独立不足的性格特点。他的爱情悲剧除开社会因素以外,也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品思想
《摩诃摩耶》是一个篇幅短小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读者也许难以相信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就这样被残酷荒谬的非人性的制度所毁灭了。作者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在小说的开头,写了下面的一段文字:“读者千万不要不相信我的故事,不要认为这是虚构的,脱离现实的。在流行寡妇殉葬的年代里,据说的确发生过这一类的事。”也许作为一篇小说,从艺术的角度讲它带有某些虚构的成分,但在印度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个残酷的习俗。中国古代也有这种殉葬制度。泰戈尔写这篇小说,其目的在于批判旧习俗,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肯定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反映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进步要求。
人物形象
摩诃摩耶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形象。泰戈尔的艺术表现力,使这个形象具有了丰富的人性内容。当罗耆波向她求婚时,她拒绝了,但当她哥哥发现他们之后,她却敢于当着她哥哥的面对罗耆波泰然自若地说:“我会到你家去的。你等着我吧。”在她哥哥要把她嫁给一个垂死的老婆罗门的时候,她没有一丝反抗的表示,因为她明白反抗是无济于事的。成了寡妇后,她并不为此过于悲伤。即便是让她在火葬中殉夫时,她还是那样平静地顺从了。然而正是从摩诃摩耶的这种平静的“顺从”中,可以体味到其间包含着她虽然无声但却是强烈的反抗。在“平静”中,却透露出一种逼人的悲剧气势,使读者清楚地看到了那种荒唐制度所维护着的灭绝人性的社会现实。摩诃摩耶最后的出走,是印度妇女开始觉醒的反映。摩诃摩耶既是印度妇女苦难的化身,也是敢于反抗的走向觉醒的印度妇女的代表。
艺术特色
泰戈尔的这篇小说,像是一首语言简练的叙事诗。同时,在结构上,也体现了既单纯又不乏悬念的艺术风格。
小说艺术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情节安排既巧妙又精当。女主人公眼看即将被烈火吞没,一阵狂风暴雨使情节陡变;罗耆波信守诺言,与摩诃摩耶平安相处,想不到月夜偶见情人面庞竟造成永别。这些看似偶然的安排,起到了推动故事发展变化的作用,说明在它们突兀的现象下含有生活本身的合理性,显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细节描写真切细腻,对人物内在思想心理的刻划,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月夜窥视”一节,笔触冷静,细致蕴藉,一个场面反射出两个人物的内心变化。
三、语言清隽,抒情味浓,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作品影响
《摩诃摩耶》问世以来,陆续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都颇有影响。
出版信息
《摩诃摩耶》创作于1892年,1893年发表在泰戈尔自己主编的文学杂志《萨塔纳》上。1961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泰戈尔作品集》第三卷收入了这篇作品,中译者唐季雍。另外尚有董友忱的译本,译名为《莫哈玛娅》,1983年收入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泰戈尔小说集《饥饿的石头》中。
作者简介
泰戈尔,全名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近代孟加拉语诗人。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他1878年赴英留学,先学法律,后改学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880年回印度,除了当梵社秘书和经管田产外,主要从事文艺创作。1901年创办一所传统道学院式的学校,后发展成国际大学。1905年投身民族解放运动,不久因与极端派意见不合而退出运动,悉心创作。1912年起游历了欧、亚、美许多国家,发表演讲,阐述社会政治、哲学和文艺思想。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首先以诗闻名,一生出版诗集50部,共1000多首诗。此外,泰戈尔还创作了2000多首歌曲,100多篇短篇小说,12部中长篇小说,40余部剧本,2500幅绘画,还有许多有关政治、哲学、文艺的论著,显示了多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