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例
汉语词语
援例,即引用某些事实作为依据,试图使自己的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不合法的行为合法化,解脱面临的困境,减轻自己因过失而产生的内心焦虑和罪疚感。
简介
词目:援例
出现: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一文的第二段中:…………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游戏主人《笑林广记》中:一人援例入监,吩咐家人备帖拜老相公。
基本解释
[cite a precedent] 引用惯例或先例
遇有缘事降革后援捐复原官者,淮以双单月一并计算。——《清会典·吏部》
援例申请
详细解释
引用成例。
唐朝李德裕赐回鹘嗢没斯等诏》:“若一处开恩,必自兹援例。”
元朝李翀 《日闻录》卷一:“国朝 杭城 每岁三月初八日迎佛会,有一士人建言,欲援例迎夫子。”
清朝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有山西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仆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
援例出贡
在蒲松龄撤帐以后的家居生活中,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他的援例出贡。
关于这次出贡的时间,说法有二:一是“庚寅”说,如蒲箬《柳泉公行述》云:“岁己丑,我父食饩二十七年,例应预考,庚寅岁贡,冬十月,一仆一骑,别无伴侣,奔驰青州道中,六日归来,不至惫病。”王洪谋所撰《柳泉居士行略》受了《柳泉公行述》的影响,亦云“庚寅贡于乡”。“庚寅”,即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时蒲松龄七十一岁。
二是“辛卯”说。《淄川县志·贡生门小传》在蒲松龄名下标明“辛卯岁贡”,“辛卯”即康熙五十年(1711),时蒲松龄七十二岁。两种记法相差了一年。蒲箬是蒲松龄的长子,他撰写《柳泉公行述》时,距安厝蒲松龄于村东仅八十多天,一般而论,蒲箬作为蒲松龄最亲近的人之一,况且蒲松龄援例出贡就是前几年不久的事,他的话理应是可信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7 16:30
目录
概述
简介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