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
《
南齐书·萧景先传》:“景先少遭父丧,有至性, 太祖嘉之。及
从官京邑,常相提携。”
唐·
刘得仁《山中抒怀寄上丁学士》诗:“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二回《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世杰自幼读书,颇知经史,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唤过刘家儿子来看了,对直生道:‘如此孩子,正好提携’。”
沈从文《王谢子弟》:“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
唐·
元稹《青云驿》诗:“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云韶互铿戞,霞服相提携。”
孙中山《致苏联遗书》:“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现存最早的提携是唐代制作的,唐代的提携制作工艺比较粗糙,没有什么鲜明的风格,因而没有比较高价值的艺术品出现,以后的历代工艺上有不少的创新与进步,均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工艺风格,无论是选材还是在雕刻上,提携的工艺都有很大的进步,并不断推出新精品、珍品。可以说在两宋时期,提携的制作达到比较繁盛的境地。至明代,已能将中国传统的特点与高度的审美情趣相结合,使其具有高的收藏价值。入清后,因为提携的制作工艺过分模仿西方制作,而不能自拔,使制作步入了一个误区,这样做只能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提携制作工艺的进步,却很少能留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