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秃顶披裟,朝东南方,拱手做迎客状。人世沧桑,岁月更迭,惟有入山口上的接客僧,千万年来始终以永恒的宽容挥动着宽阔的袍袖,日夜在迎接着四方的宾客。清人“兀然山口立,笑引往来人”的语句,就是写这个景致的。
茅盾(1896.7.4 - 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
7月4日生于浙江
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
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
笔触。到了“
文化大革命”时期,亦即时局稍稍平稳时,他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有个云游和尚,从峨眉山动身,经过千岩万壑,千里迢迢来到雁荡山。他见这儿层峦叠翠,奇峰竞秀,十分喜爱,就住在飞泉寺里。这和尚号称子云法师,原是昆伦山管灵仙草的白鹤童子下凡。他本领非凡,一路斩妖除怪,深得人心。自从他来飞泉寺以后,天天巡山探壑,把那些白毛老鼠精、独臂猿怪统统消灭了。朝圣的香客接连不断。天上的玉皇大帝听了大悦,封他为“雁荡接客僧”。子云和尚大喜,从此,寒来暑往,终年忙忙碌碌,接待香客。离飞泉寺五里地有个大洞,洞里面住着一个蝙蝠精。它修道多年成了半仙,能施妖术,听说子云法师除掉好友白毛老鼠精、独臂猿怪,一直怀恨在心。于是化成一个手持木鱼、口念佛号的云游和尚,来找子云法师闹事。
子云法师正在大雄宝殿念经,听徒儿说有个师弟有事请见,马上起身迎接。到了山门外,抬头仔细一看,不免暗暗吃惊。但见来者原是个满脸横肉、腆露着大肚子的莽和尚,右手持条禅杖,左手提着木鱼,眉宇间深藏杀机。子云法师知道来者不善,但仍以礼相待,开口高声叫道:“师弟从何处来?”蝙蝠精直言不讳地说:“我四海为家,飘泊不定,今日无事不登三宝殿,特来向师兄领教。”子云法师听出话中带刺,忙道:“你我都是吃长素的,理应互敬,但不知师弟喜欢听哪一卷经?”蝙蝠精听了,哈哈大笑两声,震得飞泉寺前那几株桂花树叶纷纷落下。它以为子云法师软弱无能,于是,话中有话说:“我最喜欢听唐三藏从西天取来的‘难经’!”“这还不容易吗?”子云法师爽朗地回答道,“听经要真心实意,请到大雄宝殿敬上三炷清香。”蝙蝠精说:“好说,那请
师兄引路。”
蝙蝠精冷笑道:“你逃之夭夭,难道就可高枕无忧了吗?”说完,脱去袈裟,把木鱼用力一抛,那只木鱼就“嗤溜溜”地滚进了飞泉寺。蝙蝠精原盼木鱼问路,可是等有一炷香的时辰也不见木鱼滚出来。它傻了眼,感到事情不太妙,不知怎么办才好?进去吧,木鱼被子云法师用法力收去了;不进去吧,显然是甘拜下风了。也罢,今天纵然应豁出命也得进去呵!蝙蝠精纵身一跃,飞身上墙,往里定睛一瞧,只见大雄宝殿上金碧辉煌,子云法师在堂上闭目养神;刚才那只滚进寺里的木鱼,却端端正正地躺在软沙袋上,院子里摆着口大锅,锅里油浪翻滚,也不知作什么用处的。看到这里,他连背脊骨都感到有些发凉了。蝙蝠精的一举一动,子云法师早已看在眼里了。他微启双目,轻声呼唤道:“师弟,请到大雄宝殿来。”蝙蝠精嘴硬心虚地答应道:“真难为师兄了。”说着直向大殿奔去。子云法师脱去百衲衣,飞上热气腾腾的油锅,沿着三分宽的锅边,轻快如平地行走。他脸不变色心不跳,笑吟吟地邀蝙蝠精上去嬉嬉。蝙蝠精一看,不觉心中暗暗惊喜:凭着自己这身多年练就的轻身术,这有什么可怕?比一比,赢了正好替屈死的好友报仇,它把禅杖往柱子上一靠,也紧紧跟了上去。
俩人象走钢丝一样,你追我赶,一连走了三天三夜,忘了饥饿,也不知道口渴,还分不出胜负来。子云法师的徒儿不住地添上柴草,把火焰拨旺。一直到了第七天早晨,子云法师依然精神拌擞;蝙蝠精却喉咙冒烟,双脚起泡,肚子饿得咕咕叫,渐渐支持不住了。一不留神,滚进了热油锅。它疼得难忍,大喊一声“啊唷”,拼命奔逃出来,回到了千年古洞,紧闭了洞门。从此,蝙蝠精双目被油浸瞎,喉咙烫哑,它再也看不见东西了,只好在夜空里寻些小虫充饥。再说昆伦山上的南极仙翁,发现白鹤童子不见了,屈指一算,知他下凡到人间五十年了。他驾起一朵祥云,来到风景优美的雁荡山。子云法师把南极仙翁迎进大雄宝殿,恳求老仙翁让他留下迎客除怪。老仙翁笑道:“雁荡山众妖已除尽,我自会留僧接客,百姓可以安全进香了。仙山灵芝无人看守,你还是随我回去吧!”
子云法师升到天空,回头看了一眼,忽见有一个高大的石头像,已站在雁荡山的东外谷。这石僧身披袈裟,双手作揖,好像是在迎接远方的来客。子云法师心里明白:这就是老仙翁留下的
接客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