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人
汉语成语
捉刀人,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追杀此使。”
后人由此典故剪裁“捉刀人”作为一则成语。
成语故事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进爵为魏王。恰巧在这一年,南匈奴派使臣前来朝见。曹操决定接见南匈奴使臣,但他觉得自己虽然很威武,相貌却比较一般,无法显出中原人物的风采,而南匈奴的使臣从未见过自己,何不找个人来顶替自己呢?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部属崔琰。崔琰是个文官,长得身材魁梧,眉清目秀,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而且一把长须一直拖到腹部,很有气派。用崔琰来做自己的替身,是再合适不过了。曹操立即命人将崔琰找来,要他在接见南匈奴使臣时扮作魏王。崔琰见是魏王所命,当然一口答应。
第二天,南匈奴使臣前来拜见,崔琰这个假魏王接见了他,曹操则扮作魏王的侍从,手持一把大刀,站在崔琰的身侧。曹操虽然扮作了持刀的侍从,但他的威势还在。他两眼直紧盯住南匈奴使臣,南匈奴使者一接触曹操的眼神,总有一种震撼的威势,让他心中觉得忐忑不安。会见结束后,曹操想了解一下今天让崔琰假扮自己的效果,便派人去问南匈奴使臣:“你看魏王这个人怎么样?”看来曹操是挺不自信的,用崔琰代替自己,到底还是不放心,就派了个间谍去探探口风、问问感受。南匈奴使臣想了想,回答说:“魏王气度恢弘,风采绝世,确是大国人物。可不知为什么,在我的感觉中,魏王身边的捉刀人身上有一股慑人的气势,他才是一个真英雄。”曹操听了禀报,心中非常后悔。他觉得这个南匈奴使臣很有眼光,似乎已看穿了自己找替身接见的事。曹操怕授人以柄,就在使臣回去的路上,派人将他杀了。
成语寓意
“捉刀人”典故中的曹操,是外貌上具有威慑力的英雄人物。曹操要见匈奴使者,想在政治上达到震慑匈奴人的目的,但自以为外形鄙陋,便请仪容清雅的崔琰冒充自己,自己则假扮侍卫,捉刀立于旁。然而,捉刀当侍卫的曹操却掩盖不住一股英雄气,被匈奴使者品定为真正的英雄。曹操雄霸一方,魏晋的基业由他开创。匈奴使者见曹操的时候,曹操已从一般的诸侯,做到大汉的丞相和魏公,最后被封为魏王,这时的他,功成业就,自然有一股掩盖不住的英雄气。匈奴使者来此,当然也知道魏王是当世英雄。然而,匈奴使者并不认识曹操,他评眼前的这位“魏王”有雅望,评“捉刀人”为英雄。他所依据的只是人的外貌形象。
“捉刀人”意义后来发生了改变。上古的人以刀为笔,竹木简出现后,又用刀修改竹木简上的错误,因此,“捉刀人”就演变成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也称代替别人做事的人。
“捉刀人”,关键在于“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要是说透了,估计后果很严重。清朝高士奇、查慎行曾为康熙捉刀,人家不说,也就活得好好的。沈德潜为乾隆捉刀,沈德潜死后,其门人整理他的文集时把他为乾隆捉刀的诗作也收了进去,令乾隆大为恼火,将其抄家。可见,代人捉刀,这种事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捉刀人”用于比喻顶替他人撰写文章之人,又借指替别人办事之人。作为成语,它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运用示例
宋·刘子翚建康六感·吴》:“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风云竞追逐,逸轨谁能遵。”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赵以巨金纳大僚,诸生坐结党被收,又追捉刀人。”
现代·胡适 《〈西游记〉考证》六:“凡一时金石碑版嘏祝赠送之词,多出其手。荐绅台阁诸公皆倩为捉刀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2 09:38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