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身体畏寒而颤抖。因虚寒或热郁所致。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闭。”张志聪注:“民病嗌塞、振栗诸证,皆悉燥热之气而为病也。”《伤寒广要》卷三:“振近战也,而轻者为战矣。战为正与邪争,争则为鼓栗而战;振但虚而不至争,故止耸动而振也。下后复发汗振寒者,谓其表里俱虚也。亡血家发汗,则寒栗而振者,谓其血气俱虚也。”
临床表现
寒栗指因恶寒而发抖,也叫“战栗”。鼓颔是形容恶寒时全身发抖,上下齿不断地叩击的样子。温疫或疟疾患者的恶寒,往往出现这种症状。
鉴别诊断
1.发热伴寒战
发热伴寒战指由于疾病导致机体病理性体温升高并伴有寒战的症状。
2.高热寒战
寒战大多发生在急性发热性疾病之前。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作用于机体引起发热时,患者全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和颤抖,即肌肉不自主活动,此称为恶寒战栗,简称寒战。寒战是高热的先声,寒战期间,体温已有升高,在发热不太高的前期,有时患者仅有全身发冷感,而无战栗,称为发冷。
3.恶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但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4.颤抖
颤抖是一种规律性而反复的不自主的身体抖动,可以发生在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为多,幅度可以大或小,速度可以快或慢,一般介于每秒1至10次间。
证解
凡振栗都有体温不正常的
恶寒表现。“振”即振战或振动,突然发生,外在表现,其证较轻。“栗”是振寒或寒战,发生较缓,心里怯寒,其证较重。若振战而不栗,即“振振摇”、“振振欲擗地”,是卫阳衰于外,而心阳还能守于中。若振战而栗,即“振栗”、“寒栗而振”,说明卫阳衰于表,同时心阳竭于里,以内外俱虚,其证危重。振栗是人体的正气既弱,仍能奋起抵抗,与邪气相争,最后战胜邪气。当正胜邪时,则振栗随汗而解,或下利(解大便),邪从下去为欲解。如正不胜邪时,则病情恶化。
病因病机
战为正气胜。故正与邪争。争则股栗而战矣。振为正气衰。衰则不能争。故止于振耸耳。栗亦正衰邪胜。不能外战而内栗也。总之。战为正气胜。而栗为邪气胜。振为正气衰。而战为邪气衰也。三者皆邪正相交。故争也。正气未虚。而能胜邪。
此症若生于三法之前。乃邪衰正复之兆。欲作战栗。汗出而解也。当静候其战汗。
辨证施治
不可遽投汤药。若生于三法之后。则为气血两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不能主持也。当大补气血。人参养荣汤主之。身摇不得眠。十味温胆汤倍人参。
汗吐下也。三法之前。正气未伤。与邪争胜。邪不胜正。则周身发战。
饮食调护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