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色镇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辖镇
挖色镇(古称鲁川),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辖镇,地处大理市中东部,东与宾川县相连,南邻海东镇,西接洱海,北与双廊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06.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挖色镇户籍人口23421人。
历史沿革
元代,设孟州(白语称孟正)。
明弘治之前,属大理县,行政区划为二里。明弘治七年(1494年),设宾川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宾川挖色镇。
1950年,与海东合并为宾川第五区。
1953年7月,改名第六区。
1956年,挖色设置大城、小城、葙村3乡和挖色镇。
1958年2月,合并成立挖色乡;同年10月,成立挖色公社。
1959年10月,并入大理市。
1984年4月,改区。
1987年10月,改乡。
2002年1月,改挖色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挖色镇辖高兴、大城、光邑、康廊、海印、挖色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56个村民小组。有15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挖色镇下辖6个行政村:挖色村、高兴村、大城村、光邑村、康廊村、海印村,镇人民政府驻挖色村河滨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挖色镇地处大理市中东部,东与宾川县相连,南邻海东镇,西接洱海,北与双廊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06.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挖色镇地处大理市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从东向西倾斜。为高原平坝地形。主要山脉有五福山、青山、三峰山,中部和西部地势平坦。境内最高点位于狮子山,海拔3320.3米;最低点位于挖色村,海拔1974.6米。
气候
挖色镇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较温和,常年无酷热严寒,少风霜,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15.4℃,1月平均气温7.8℃,极端最低气温-4.1℃(1997年1月17日);7月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30.1℃(1952年7月22日)。最低月均气温6.2℃(1992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1.7℃(1986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5℃,最大日较差22℃(1969年3月11日)。生长期年平均362天,无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长达253天最短为2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59小时。0℃以上持续期347天(一般为2月13日~次年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3.7天,最多达159天(1990年),最少为99天(200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456.4毫米(195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50.2毫米(196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挖色镇境内河道属澜沧江沘江两大流域,其中澜沧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5.2平方千米,积水面积34.01平方千米。其中挖色箐发源于三峰山,流经高兴、光邑、挖色3个村汇入洱海,流域面积15.2平方千米,径流总量0.8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5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6亿立方米。
自然灾害
挖色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山体滑坡等旱灾多发生在11月—次年4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镇内受灾人口达163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70亩,成灾面积150亩,因旱灾致人畜饮水困难人口1607人、大牲畜458头,直接经济损失114万元。
自然资源
挖色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石灰石、青砂、锰矿等。其中锰矿储量16.5万吨,尚未开采;石灰石和建筑青砂可采184.9万立方米,年产开采量6.9万立方米。2011年,耕地面积9015亩;可利用草地面积5.3万亩,林地面积8.8万亩。
人口
2011年末,挖色镇辖区总人口2245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500人,城镇化率82.3%。另有流动人口517人。总人口中,男性11167人,占49.7%;女性11288人,占50.3%;14岁以下3570人,占15.9%;15—64岁17025人,占75.8%;65岁以上1860人,占8.3%。总人口中,以白族为主,达22058人,占98%;汉族312人,占1.4%;还有彝、傣等12个民族,共85人,占0.37%。2011年,人口出生率10.11‰,人口死亡率1.87‰,人口自然增长率8.24‰。
2017年末,挖色镇常住人口21018人。
截至2018年末,挖色镇户籍人口2342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挖色镇财政总收入736万元,比上年增长3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06亿元,比上年增长4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00万元,增值税10万元,企业所得税10万元,个人所得税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5%、13%、22%、57%;农民人均纯收入5420元。
2019年末,挖色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挖色镇农业总产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蚕豆、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695吨,其中水稻1960吨,玉米1732吨,蚕豆812吨,薯类581吨,大麦713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大蒜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3450亩,产量507.1吨,大蒜种植面积1136亩,产量2841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75亩,产量558吨,其中菜籽油39.1吨,向日葵16.7吨;蔬菜种植面积4759亩,产量10792吨,主要品种有香葱、大蒜、豆类,其中香葱6582吨,大蒜2841吨,豆类369吨。
挖色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驴、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5万头,年末存栏2.5万头;牛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驴饲养量1030头,年末存栏107头;家禽饲养量13.68万羽,上市家禽10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5511吨,其中猪肉2645吨,牛肉140吨,驴肉11吨;禽蛋412吨,鲜奶2303吨;畜牧业总产值0.51亿元。
截至2011年末,挖色镇累计造林4.6万亩,其中防护林3000亩,经济林32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0.98万株,林木覆盖率29%,活立木蓄积量95980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5808亩,产量52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柑橘、葡萄等,其中苹果30.6吨,梨385.5吨,柑橘3.8吨,葡萄100.1吨。
2011年,挖色镇大型农业机械3台。
工业
挖色镇是砂石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以农业、养殖、饲料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赤文岛、中心集镇等产业集群。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313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11年,挖色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职工2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52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商贸
2011年末,挖色镇商业网点211个,职工71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金融
2011年末,挖色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人均储蓄6855元;各项贷款余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9.7%。
邮电业
2011年,挖色镇邮政业务收入47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挖色镇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542人,专任教师7人;完全小学6所,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86人;初中1所,在校生698人,专任教师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挖色镇教育经费达0.14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4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1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64%、47.64%、36.27%、36.27%。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71.53%,比上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挖色镇科普服务站1个,科普阵地6个,科普书屋6个。各类科技人才9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2人,经营管理人才18人,技能人才24人,农村实用人才23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挖色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6个。文化艺术团体25个,会员200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0.4%,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人。
2011年末,挖色镇广播电视卫星信号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7046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399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82小时。
2011年末,挖色镇体育场地18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3人。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有龙舟赛、全民健身日体育项目展演、三·八妇女拔河赛等。98.3%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挖色镇有乡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6个;病床2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1张,固定资产总值73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4人、执业(助理)医师0.18人、注册护士0.1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万人次,住院手术20台次,出院病人0.08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4%;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几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挖色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8户,人数570人,支出121万元,比上年增长43.8%,月人均174元,比上年增长10.3%;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12人次,共支出2.1万元,比上年增长8.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94户,人数1424人,支出145万元,比上年增长88%,月人均85元,比上年增长16.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6人,支出4.9万元,比上年增长133.3%;农村医疗救助26人次,支出5.2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08人次,支出4.2万元,比上年增长5.6%;农村临时救济40人次,支出2.71万元,比上年增长43.3%。
2011年,挖色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9人,紧急转移安置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亩,倒塌房屋8间,直接经济损失19.5万元,救灾支出5.3万元,其中火灾救助1万元,因灾害引起疾病救济1.8万元,春荒补助灾民1.5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9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3.8万元,比上年增长0.2%;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镇60岁以上老人2480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岁以下共10867人参加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挖色镇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4.5千米,投递点19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80门,固定电话用户0.5万户,比上年增加1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8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8万户,比上年增加345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4.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6千米,主干电缆达2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0.1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045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045万户,比上年增加80户。
2011年末,挖色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23千米。生产能力2200吨/日,供水量为75.885万吨,年生活用水49.2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9%,年人均生活用水24.6吨;排水管道7千米,污水治理工程3项,污水处理厂3座,日污水处理能力350吨。
2011年末,挖色镇城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6.3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25.19千米,用电负荷4500千瓦,是云南电网公司确定的重点电网之一。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12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5%,供电可靠率98.7%。
2011年末,挖色镇区园林绿地面积6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0.1公顷,绿化覆盖率21%。
交通运输
挖色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20.7万人次,货运总量12.8万吨。有县乡(镇)级公路14条,总长67千米。大城村幸福公路站为挖色镇客运起始站,日均发送20辆次客车,日客运量55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2.8万吨。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32辆,20吨位;客运汽车22辆、19个座位;货运量12.8万吨,货运周转量0.5万吨·千米,客运量20.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0.8万人·千米。
2011年末,挖色镇区(镇内)道路总长度57.8千米,人均道路长度2.63米;道路铺装面积352.5平方千米,人均道路面积15.7平方米。
2011年末,挖色镇内区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达4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22辆,万人拥有量2.2台,年客运量20.7万人次。
历史文化
挖色镇原名海边邑,后因在附近山上挖出有色矿物染料更名为挖色。
挖色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完整的婚丧、饮食习俗,服饰装束,古典乐曲,吹吹腔(吹乐调),唢呐音乐,花柳曲,霸王鞭舞,白族调等。
挖色镇从凤尾箐沙漠庙、大官山腰、金鱼山、四龙山、高兴兰若甸、赤文岛、羊坡头、鸡岩山等处发掘出了大量的石斧、石锛、石梨和捕鱼网坠等新石器,继新石器文化后又发掘出了青铜文化;赤文岛既出土了大量新石器又出土了大量青铜和靴子造型的土陶炖器。小渡坡和沙漠庙西也曾发掘出一批土坑青铜墓葬,出土了不少青铜兵器和用具,有铜剑(箭)矛,铜锄(茨菇叶造型和三角板锄),刃开于背的铜刀。这些新石器、青铜器和土陶器具的造型与现代境内白族群众还在生产使用的器具十分相似,具有一脉传承下来的土著文化源流。前11世纪周孝帝期间,挖色境内的先民就以沙漠庙一带为中心建立了鲁白王国,创造了白族早期的鲁白文化(明代《赵州志》和清代《鸡足山志》都有记载)。
挖色镇境内有沙漠庙是洱海东岸本主神都;崇福寺是鸡足名山的开山祖寺;南诏王嘉封大臣的封臣寺(今灵济寺);清代的文庙、武庙;海天佛阁小普陀;还有“大夫第”、“进土第”、“将军第”等官绅功名匾额。
挖色镇境内是白族古建筑较多的地方,门楼多为清末民初所建,工匠均为该地及双廊等洱海东岸白族群众,属于典型的海东建筑特色。该地建筑凡三坊院均设照壁,俗称“三坊一照壁”。挖色镇有较久的传统建筑史,大理以石头垒墙,挖色则以石头为基叫石脚,讲究的用五面石镶砌,勾边缝,上面以两块木板夹拢夯筑板墙,间隔和上层用砖和土基,瓦房一般下盖板瓦,上盖筒瓦,草房两头设风火墙。宅院为一坊一角或二角(即三开间两头或一头有漏角的长条型庭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装饰大多绘画雕塑,寺庙大多绘龙、凤、狮、虎,居民一般绘南瓜龙花。
风景名胜
云崖卧佛位于高兴村东南三里,俗称龙绕石,旁有凤鸣台,壁虎岩等。雍正《宾川州志》曰:“高兴村绍补寺后大石横眼宛如卧佛,又有龙绕石迹,相传神僧宗宝结庐处。”其上有石窟像二十三尊,此为宋代大理国物。
小普陀位于海印村洱海有一中小岛。上建观音阁,传说为观音抛入洱海中的镇海大印,亦名小普陀
地方特产
挖色镇地方农特产品有香葱葡萄、大蒜、板栗;绿色环保农产品有香葱、雪梨、油菜籽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4: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