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囷相赠(拼音:zhǐ qūn xiāng zè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晋·
陈寿《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成语出处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指囷相赠”。
成语典故
三国时,
东吴名将
鲁肃,出身士族,家有较丰厚的资财。鲁肃从小受到较严格的教育,自己也聪明好学,小时就很有才气。到了青年时期,汉室日渐衰败,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他也雄心勃勃,勤习武艺,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准备建功立业。很快,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有识志士。
当时,年少有为的周瑜,在袁术手下谋职,只担任一个小小的居巢长。他听说鲁肃也是一个少见的人才,便很想去结识他。鲁肃的家乡是临淮东城(现安徽定远东南一带),这里属袁术所管辖。不久,周瑜便决定去拜访鲁肃。
一天,
周瑜带着几百名士兵故意从鲁肃家门前经过,顺路去拜访鲁肃。在非常友好的交谈以后,他对鲁肃说:“小弟军中乏粮,不知鲁兄能否资助一些军粮?”鲁肃看到周瑜仪表堂堂,神采飘逸,风华正茂,早有几分敬意,有心与他结交,听他说要借军粮,心想正好做个见面礼吧,便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应。随之,带着周瑜到自己家后院米仓前说:“这里有两囷(古代一种圆形的谷仓)米。每囷有三千斛米,小弟随便取一囷好了。”
周瑜听了,由衷感动。当即命令手下士兵运粮,将三千斛米运回居巢地。周瑜对鲁肃的慷慨大度,高洁的品格十分赞赏。此后,二人往来密切,双方相互敬慕,结成莫逆之交。
后来,袁术也听到了鲁肃的名声,为加强他的实力,便任命鲁肃做东城的长官。不多时,鲁肃发现袁术诸多不足,认为他成不了大事业,便带部下投奔了周瑜,接着二人一起投奔了东吴,归顺了孙策。
孙策任命周瑜担任中护军、江夏太守,鲁肃也在周瑜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周瑜的才干很快显露出来,很受孙策的赏识。公元200年,孙策死后,年仅19岁的孙权,开始掌管军政大权。孙策临终时对孙权说:“今后,内务请教张昭,用兵请教周瑜。孙权照他哥哥说的去做。发令调周瑜进京,几天后,周瑜从外地赶回吴郡,辅佐孙权。
周瑜对孙权说:“张昭有见识,我的能力很差,恐怕辜负您兄的托付。我愿意推荐一个人,一起来帮助您。”孙权一昕,高兴地问:“您推荐谁?快快说来”。周瑜说:“我认识一个人,名叫鲁肃。他是临淮东城人,很有军事才能,学识渊博,有抱负。”孙权听了,点头称赞并表示同意。就让周瑜把鲁肃请来,为自己身边增添了一个出谋划策的助手。
从此,周瑜与鲁肃一起成了孙权的左膀右臂。在建立孙吴的政权过程中,他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成语寓意
唐代魏征有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对别人献出爱心,别人也会以爱心回报;为别人谋幸福,别人也会协助你获得幸福。人世间互助互爱的正气上升了,尔虞我诈的歪风就会下降。帮助他人,实际上就是在帮自己,当人们把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搬开时,或许正好给自己铺平了道路。鲁肃帮助周瑜解决了军粮问题,周瑜则帮助鲁肃成就了事业。因此,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去帮助朋友。
成语运用
“指囷相赠”意思是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赠送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指囷相赠”也作“指困相助”。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阿英《
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黄金世界》:“又复指囷相赠,盛族觉是意外之侥幸,有不感激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