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鲇高原鳅
鳅科高原鳅属鱼类
拟鲇高原鳅(学名:Triplophysa siluroides)是鳅科、高原鳅属鱼类。体粗壮,前端宽阔,稍平扁,后端近圆形,尾柄细圆;头大,平扁,背面观呈三角形;口大,下位,弧形;唇无乳突,下颌匙状;须3对;眼小;体无鳞;侧线平直;体背侧黄褐色,腹部浅黄,体背及体侧具黑褐色的圈纹和云斑,各鳍均具斑点。
形态特征
拟鲇高原鳅体粗壮,为鳅科鱼类中最大的种,常见个体体长150~480毫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482毫米,重1.5千克。前端宽阔,稍平扁,后端近圆形,尾柄细圆。头大,平扁,背面观呈三角形。口大,下位,弧形。唇无乳突,下颌匙状。须3对,吻须2对较短,口角须1对长。眼小。体无鳞,体表皮肤散布有短条状和乳突状的皮质突起。侧线平直。背鳍位于体中部,与腹鳍相对;胸鳍平展;尾鳍内凹,上叶稍长。
体背侧黄褐色,腹部浅黄,体背及体侧具黑褐色的圈纹和云斑,各鳍均具斑点。
栖息环境
拟鲇高原鳅常喜潜伏于干流、大支流等水深湍急的砾石底质的河段,也栖息于冲积淤泥、多水草的缓流和静水水体,营底栖生活。能够适应于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环境。
生活习性
拟鲇高原鳅为肉食性鱼类,成鱼以捕食鱼类为主,幼鱼食水生昆虫幼虫。
分布范围
拟鲇高原鳅属分布于海拔较高的高原河流鱼类,附属湖泊上游的河口地区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省靖远到青海省贵德一带的黄河上游干支流及附属湖泊。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拟鲇高原鳅于每年7~8月份产卵。
人工繁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仅野外种群);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评估级别为易危;列入甘肃、青海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评估依据:A2cde。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种群现状
拟鲇高原鳅曾为产地的经济鱼类。由于高原鱼类生长十分缓慢,而在黄河上游一带优质鱼类甚少,拟鲇高原鳅不仅个体大,而且肌肉丰腴、肉味佳,故被视为经济食用鱼类而大量捕捞,结果导致资源大幅度下降,导致其仅在人烟较稀少的高原地区,仍保持一定数量。
濒危原因
由于人为活动、生境变化、分布的局限性及生长缓慢等原因,造成其野外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保护措施
研究人员于2015年收集野生拟鲇高原鳅经过在外塘驯养和人工培育,于2016年在黑马珍惜鱼类增殖站开展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成功。
参考资料
拟鲶高原鳅 Triplophysa siluroide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08:5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