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挂运输
拖挂运输
拖挂运输也称汽车运输列车化,它是以汽车列车形式参加生产活动的一种运行方式。一般可分为定挂运输和甩挂运输两种。
起源
拖挂运输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最初的汽车列车由汽车和1~2辆全挂车组成,这种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性较差。后来出现了鞍式牵引车和半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很快成为拖挂运输中运载货物的主要工具。中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拖挂运输,到1983年底止,全国交通系统营业载货汽车和牵引车中有65%拖带全挂车和半挂车。上海、北京、天津等少数城市主要采用由鞍式牵引车和半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而大部分省市仍主要采用由汽车和全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
确定原则
确定汽车列车最大总质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平均技术速度不低于单车的70%,最高车速不低于单车的经济车速。
②能在所遇最大坡道上用1档起步,2档通过;直接档(包括超速档)的行驶时间,不低于单车行驶时间的60%。
③以1档起步直到换至直接档,达到相同车速所需时间不高于单车的1倍;以直接档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应有一定加速能力,在平路上以直接档中速稳定行驶时发动机负荷不大于70%。
④燃料消耗量不超过单车燃油消耗量的150%。
⑤驱动力足够,且驱动轮不打滑。
⑥比功率不小于4.8kW/t。
⑦一车一挂,具有较大牵引力的汽车可拖挂大吨位挂车。
使用特点
1.拖挂运输对有关总成使用寿命的影响
汽车拖挂运输,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增大,传动系统各机构传递的转矩相应增大,起步加速时间增长,汽车行驶中由于冲击、摇摆、振动所引起的交变负荷大。因此,汽车各总成机件磨损强度增大,使用寿命缩短。
(1)对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影响
汽车拖挂后,发动机功率利用率提高,气缸内混合气的燃烧压力增大;同时,发动机负荷增大后的工作温度升高,润滑条件下降;汽车拖挂后,低档运行的时间长,发动机转速高,单位行驶里程发动机转数增多,有关配合副的磨损次数和有关部件(如火花塞、点火线圈等)的工作次数增加。从而使发动机的气缸、曲柄连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件的磨损强度增大,使用寿命下降。
(2)对传动系统寿命的影响
拖挂运输后,汽车起步和行驶阻力增大,因而传动系统传递的功率和转矩增大。起步时,离合器接合的延续时间比单车增长2~3倍,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加剧甚至烧蚀;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齿轮、齿槽和轴承受到更大的作用力,磨损增大。拖挂运输时,传动系统传递的功率和转矩经常急剧波动,使各传力部件承受冲击载荷,增大了磨损甚至造成直接损坏。
(3)对行驶系统寿命的影响
拖挂后,汽车起步、换档、急加速及在不平道路行驶时,均增大了作用于牵引钩上的交变载荷,产生冲击力,易使车架产生变形、裂纹和松动。由于驱动力增大,驱动轮磨损加快,缩短了轮胎使用寿命
(4)对制动系统寿命的影响
由于总质量增加,制动惯性力相应增大,制动距离延长,制动强度增大,使制动鼓与摩擦片的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缩短。
2.汽车拖挂运输的运行特点
汽车拖挂后,由于总质量增加和外部尺寸的变化,导致起步和行驶阻力增大。汽车列车的加速能力、爬坡能力、紧急制动能力及机动性、稳定性等较单车都有所下降。
①起步。拖挂后,起步阻力增大,起步时间增长;由于发动机负荷增大,若工作温度未达到40~50℃时起步,则在低温重负荷下工作,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增加燃料消耗。
②加速与上坡。汽车拖挂后,剩余功率比单车小,使加速性能下降,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比单车长,同时爬坡能力下降。
③下坡。汽车列车下坡时,行驶惯性比较大,且挂车对主车的冲击作用较大。
④转弯。汽车拖挂后,机动性比单车差。弯道行驶时,挂车的行驶轨迹产生向心偏移,转弯宽度(内轮差)加大,容易造成挂车掉钩或刮碰路旁物体。
⑤会车。汽车列车会车时,挂车易摆动而引起刮擦、碰撞事故。
⑥倒车。倒车时容易出现主车与挂车折叠现象。
⑦制动。汽车列车总质量大,其运动惯性大,制动距离较长;同时,主车与挂车制动时的同步性较差,易于在牵引钩等连接部位产生撞击。
优点
在载重量相同的条件下,汽车列车与单辆汽车相比,有下述优点:①结构简单,制造、修理和保养费用较低;②车辆重量利用系数(额定载重量与自重的比值)较高;③车厢装货面积较大,车辆有效载重量能够充分利用;④可根据运输需要和条件灵活地调配车辆;⑤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汽车运输成本。
在组织拖挂运输工作中,既可将汽车和全挂车或牵引车和半挂车固定配套使用,还可利用牵引和被牵引车辆能够摘挂的特点,实行甩挂运输和区段牵引制运输形式。甩挂运输是在一点装货和一点卸货,或一点装货和多点卸货、或多点装货和一点卸货的固定路线上,配备数量多于汽车(或牵引车)的全挂车(或半挂车),组织穿梭式的往复运输。运输过程中,汽车或牵引车在装卸货点甩下全挂车或半挂车装卸货,挂走已装货(已卸货)的挂车或半挂车。区段牵引制运输是在长途运输中将汽车列车行驶的路线划成几个牵引段,汽车列车越段时,更换牵引车和驾驶员,半挂车则由装货点直达卸货点。这两种运输形式都有利于节省车辆等待装卸货物的停歇时间,提高车辆运用效率,加速货物运达速度。后一种方法还能保证驾驶员的正常劳动和车辆的正常保养和维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09
目录
概述
起源
确定原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