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旧居,位于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中山路与
广州路交叉路口的小粉桥1号,是德国人拉贝民国二十二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4~1938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办公居住的处所。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拉贝旧居建成。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期间,拉贝旧居作为南京安全区25个难民收容所之一,保护了600多位难民免遭日军杀害。拉贝亲眼目睹日军大屠杀暴行,写下了《拉贝日记》。
拉贝离开南京后,房屋由其助手韩湘琳代为看管,经房主谢家声同意,韩湘琳一家一直居住于此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谢家声赴美,其妻汤硕彦书面委托教友任文瑛代管,最先出租给美国基督教宣教会。1949年,出租给华昌木行。
1952年4月,任文瑛将房屋交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代管,曾由市建筑公司使用,后转交南京大学代管。
1952年,南京大学院系大调整后,旧居闲置多年。1958年,重新修缮后作南京大学教职工住宅之用,副校长孙叔平、地质系主任张祖还等都曾在此居住过。
2003年,时任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访问南京大学,听闻拉贝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回国之后便积极推动故居的修缮。2004年开始,南京大学和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博西家用电器销售公司等单位联合决定对拉贝故居进行修缮。
2006年10月31日,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
2007年,原参与修缮的四方和南京市委宣传部及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拉贝发展基金”,以保障纪念馆的持续发展。
2016年,拉贝纪念馆开放10年后,南京大学再次对故居进行全面修缮,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访的人们。
建筑格局
拉贝旧居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德国人拉贝民国二十二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4~1938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办公居住的处所。旧居是一座安静的院落,是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一部分,是一幢二层坡顶西式小楼,院子里有拉贝雕像:打着领结、凝视远方。
主要建筑
主体建筑
拉贝故居是一幢西式花园别墅,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门口是蓝底白字的“小粉桥一号”门牌,院内有几棵硕大的法国梧桐,一楼是一个宽敞的客厅,拉贝曾在这里接待客人,陈列室里展示着当年的一些实物和有关资料,拉贝的生平,拉贝和国际安全区等有关内容,二楼和阁楼里陈列着拉贝日记原始复印件八百多件,制作了一百多页中英文对照展板,录像厅可放映五十多项有关资料。
防空洞
大门旁边有一个拱圈式的建筑,它底下是有个半楼梯,是后来模拟的防空洞,一共挖了三个。根据《拉贝日记》中的记载,它是地下1.5米,地上1.5米。它本来是按照15个人的容量去建筑的,但是后来,特别是到高峰的时候,容纳了30个人左右。这个不算高的入口,在当时,是中国难民的求生之门。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约翰·拉贝,清光绪八年(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国汉堡,他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18日抵达中国北京,除了短暂地回国外,在中国生活了约30年时间,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清宣统三年(1911年),他受聘于德国西门子公司,先后在西门子驻北京(1911年~1925年)、天津(1925年~1930年)、南京(1931年~1938年)办事处工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他返回德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前夕,约翰·拉贝与十几位自愿留守南京的外籍友人共同组建安全区,并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国际委员会商议划定了3.86平方千米的安全区范围,内设25个难民收容所,旨在为战时无法离开南京的平民提供一个避难的场所。安全区为约25万人提供了庇护,拉贝在自己的寓所保护了超过600位平民。他在南京的寓所被称为“拉贝故居”。
重要事件
拉贝在南京亲自所见的真实记录──《拉贝日记》就是在旧居中完成的,《拉贝日记》是对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犯下的严重罪行的有力证词,也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一九九七年八月《拉贝日记》中文版在南京公开出版。
文物价值
拉贝旧居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物质遗存;旧居小楼曾是“诺亚方舟”,它承载了生的希望,寄托了和平的向往;约翰·拉贝在南京的至暗时刻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了无数难民,拉贝旧居见证了这段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拉贝旧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拉贝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与广州路交叉路口的小粉桥1号。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拉贝旧居,路程约2.9千米,用时约1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