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主权债务危机是(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生在拉丁美洲国家的一次债务危机,成因源于20世纪70年代油价暴涨带来的
过剩流动性和流入发展中
经济体的石油出口国储蓄。
背景介绍
在低利率资金的诱惑下,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秘鲁等拉美国家借入了大量以
硬通货计价的债务;然而,随着利率上升、资本流向逆转、发展中国家货币面临贬值压力,拉美的
负债率上升到不可持续的水平。
发展
1982年8月12日,墨西哥因
外汇储备已下降至危险线以下,无法偿还到期的公共外债本息(268.3亿美元),不得不宣布无限期关闭全部
汇兑市场,暂停偿付外债,并把国内金融机构中的外汇存款一律转换为本国货币。墨西哥的私人财团也趁机纷纷宣布推迟还债。继墨西哥之后,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和智利等国也相继发生还债困难,纷纷宣布终止或推迟偿还外债。到1986年底,拉美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飙升到10350亿美元,且债务高度集中,
短期贷款和
浮动利率贷款比重过大,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外债负担最为沉重。近40个发展中国家要求重新安排债务。
应对
第一种处理拉丁美洲债务问题的方法是拒绝
债务重组。这种方法认为,解决债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为严厉财政调整提供所需的时间,而美国支持下的IMF将提供所需资金。1985年,贝克计划阐述了这一做法,推行私营部门参与自愿性银行贷款重组,延长财政调整时期。其结果是大量债务负担影响了投资,导致了日益增多的
资本外逃和增长疲软,债务比例不断上升。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拉丁美洲“停滞的10年”。
第二种处理----布雷迪计划。直到20世纪90年代,债务重组的参与方才认识到,失去偿债能力的国家需要真正的债务减免,即减少债务名义价值。这就是布雷迪计划,不可转换且无力偿还的银行贷款通过一定折扣变为可转换
布雷迪债券,直到2003年拉美才走出
债务危机的阴影。
比较
首先,这两次
债务危机中的
债务国对
债务货币都没有控制权。拉美的债务是美元,欧洲的债务是
欧元。
其次,两次债务危机都源于廉价
信贷。南欧国家成为欧盟成员国后,享受了类似德国的利率水平,因此大肆举债。同样上世纪70年代,大量美国银行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有些
银团贷款参加银行达500家之众。
再次,两次债务危机都与全球衰退相巧合。1981年美联储将利率提高到20%,导致衰退。一年后,墨西哥宣布储备耗尽,无法支付800亿美元外债利息。这次受雷曼兄弟冲击,两年后,希腊、爱尔兰不得不向EU/IMF求救。
1982年,最初许多人以为拉美
债务危机源于过度强调经济增长。到1987年才发现削减工资、经济收缩反而不利于偿付债务。最初以为是
流动性风险,后来才发现是偿付能力问题。
拉美债务的解决之道是
债务豁免。美国前财长Brady于1989年提出方案发行可交易的“BradyBond”。第一种是
平价债券,债券
面值与原债务一样,但延长期限、降低利率。第二种是
折价债券,面值低于原值,但期限短、利率高。两种债均由美国财政部担保,使投资者确信重组后的债务仍有价值。同时
债务国承诺进行经济改革,被称为“华盛顿”共识。1982年,美国银行对拉美为主的
发展中国家贷款额达美国银行业资本的两倍。
这次欧洲的情况很类似。现在欧洲银行的
市净率是1倍,银行业的总市值是9000亿
欧元。欧洲银行对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的债务近1.8万亿欧元,也达银行业资本的两倍,而银行对这些主权债都是按
面值入账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拉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在二级市场的平均价值是面值的65%。现在,希腊债的市值是面值的68%,爱尔兰债市值是面值的74%,葡萄牙是87%。
从拉美
债务危机演变过程来看,欧洲债务危机也将持续数年。当前由于欧元区核心成员国及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更明确,全球
债券收益率已开始上升。尽管短期欧美的
基准利率还不太可能提高,但
市场利率上升对饱受主权债务困扰的南欧国家不是一个好兆头,这将加大南欧
国家主权债融资的压力,同时增加债务到期时重组的风险。
除非欧洲央行通过有效印钞不限量地购买
欧元区政府债,否则欧洲债务危机的最终解决不外乎包括三个内涵:债权人分担损失;由财政稳健国家担保;有限度的欧元债。
参照拉美债务危机的处理之道,债权人分担损失可能难以避免。当时像哥斯达黎加这样的小国,投资者分担的损失达47%,像大一点的国家如乌拉圭、墨西哥分担的损失分别只有26%和12%。这次欧洲债务危机中希腊、爱尔兰的债务,债权人最终分担的损失可能要大一点,西班牙、意大利则会小很多。
最终解决危机可能还需发行欧元债。现在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下的SPV已开始发行
欧元债为救助基金筹资。如
欧洲货币基金能够设立,可由
欧洲货币基金发行欧元债,然后由德国等核心成员国提供担保,就像当年美国财政部向Brandy债提供担保一样。这样欧元债及欧元区核心国的债(如德国债)成了
优先债,而南欧国家的债成了名副其实的次级债。
当年,拉美国家直到1989年
债务国仍拖欠这些债权人大部分债务。但这次由于有欧洲央行、欧洲金融稳定机制的支持,债务清理过程可能会快于当年的拉美国家。
债务重组实际上是财富从债权人向债务人的转移,通过债务重组欧元区实际上实现了某种调整。
不久前,欧洲央行增加了
资本缓冲,这样欧洲央行就更有能力在市场上购入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最近欧洲央行确实加大了买债的力度,但另一方面鉴于南欧部分国家的国债在二级市场等同于
垃圾债,欧洲央行
增加资本也是对未来可能遭受的损失做出准备。但投资者准备好了吗?由于欧洲主权债主要债权人是欧元区银行,面临可能的债务重组风险,银行业必须像欧洲央行一样充实资本金。银行业面对《巴塞尔协议III》,本身就需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增加资本实力,而以前这些国家的国债作为
无风险资产在巴塞尔协议下是无需资本支持的。所以,未来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压力很大,一方面须对南欧
国家主权债作出一定
拨备,另一方面银行业应通过压力测试了解
银行资本是否足以应对主权债拨备的冲击,并尽快未雨绸缪筹措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