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兰公会议
12至18世纪天主教在罗马拉特兰宫举行的五次公会议
拉特兰公会议,12至18世纪天主教在罗马拉特兰宫举行的五次公会议。
(1) 1123年由教皇卡利克斯特二世(Calli-xtus Ⅱ, 1119—1124在位)召开。确认沃尔姆斯宗教协定, 通过有关教律的25个决议,禁止买卖神职,谴责世俗人士控制教职人员、侵占教产, 加强十字军组织。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教皇主持的公会议。(2) 1139年由教皇英诺森二世(Innocentius Ⅱ, 1130—1143在位)主持。否认敌对教皇阿纳克利特二世(AnacletusⅡ,1130—1138在位),废黜其委任的主教。通过30个决议,肯定自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以来的一切改革,强调神职人员独身制, 谴责阿诺德及其他异端。(3)1179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 Ⅲ, 1159—1181在位)召开。审议有关1177年德皇撤销对敌对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Callixtus Ⅲ)支持以后的媾和事宜。责成基督徒拿起武器反对异端, 谴责韦尔多派。这次会议特别规定教皇应由枢机团三分之二多数选举产生, 主教人选必须是满30岁的非私生子。该会议在教皇立法权力的发展史中有重要意义。(4) 1215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主持。规模空前,有400余名主教、800名修道院长和修道长参加, 德皇及英、法国王皆派了代表。会议对有关教会改革、教产使用、缴纳什一税和宗主教位次等事项作了规定,批准用变体论解释“圣体”圣事,谴责阿尔比派和韦尔多派关于三位一体、道成肉身、教会、圣事等教义, 指令神命休战4年, 以便组织十字军。该会议表明教皇的政治、宗教权力达到顶峰。(5) 1512年5月至1517年3月由教皇尤里乌二世(Julius Ⅱ, 1503—1513在位)召开。旨在谴责1511年比萨公会议的敌对行动。绝罚进犯意大利的法王以及对抗教皇的神职人员。讨论教会改革事项。1513年2月尤里乌二世死, 新教皇利奥十世(Leo X,1513—1521在位)继续主持。1516年法王求和,签订“波伦亚宗教协定”,会议予以批准。此外,会议确认灵魂不灭教义,驳斥康斯坦茨公会议和巴塞尔会议所提出公会议权力高于教皇的主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30 20:5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