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1934年2月27日— ), 美国工艺事务组织主席、律师、作家、公民活动家、现代消费者权益之父,曾催生汽车召回制度,曾五次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最出名的是2000年搅局,影响了
艾伯特·戈尔败于
小布什的结果。
人物生平
1934年2月27日,出生在
康涅狄格州的温斯特德。
1951年,入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在那里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58年,获
哈佛大学法学士学位后,开始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当律师。
1961年至1963年任哈特福德大学讲师,之后又在一些别的大学讲课,同时兼做自由撰稿人。
1961~1968年先后在哈林福德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创建答辩中心、行车安全中心等。曾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列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人之一。著有《任何速度都是不安全的》(1972)等。
1979年2月,访问中国。
1996年,纳德参加总统竞选,但只在21个州获得了参选资格,得票率不足1%。
2000年7月,纳德被绿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赢得了2.7%的选票。
。
2008年,74岁的纳德以独立竞选人身份参选,这次是他第5次参加总统竞选,他的名字将出现在美国至少46个州的选票上。不过和2000年总统竞选大不相同的是,2008年纳德几乎处于被美国主流媒体忽视的状态。
成就贡献
汽车召回
纳德还被认为是美国现代消费者运动之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一直单枪匹马、坚持不懈地提高美国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呼吁政府规范工业生产,提高产品安全。在纳德的推动下,美国国会1966年9月通过了《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公开发表汽车召回的信息,进行免费修理。这就是世人所关注的汽车召回制度。纳德因此被认为是汽车召回制度的创始人。
在纳德及华盛顿参议员沃伦·马格努森的共同努力之下,一条新的联邦法律得以通过,它迫使底特律将其巨大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对汽车安全问题的研究上(1964年,通用汽车公司17亿美元的利润中只有100万美元用于对车祸原因的研究)。有史以来,美国政府首次影响了汽车制造商的投资决策、优先研究项目以及技术独立性,规定他们必须将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和资金用于车辆安全问题的研究和改进方面。纳德还计划对公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启蒙宣传,将汽车工业少数人所掌握的技术事实--撞车不一定非致死或致残不可--广为传播,并培养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市场。
深谙法律的纳德预料到底特律的制造商们会对联邦管制法进行抗拒,于是说服他的朋友、艾奥瓦州的首席检察官劳伦斯·斯卡利斯于1966年1月举行了关于汽车安全问题的听证会。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战术,它获得了双重收益:首先,它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促使参议员里比科夫于两个月后举行了一个重要的听证会;其次,汽车制造商反对州政府就汽车安全进行管制的立场均已记录在案,这样到了里比科夫的听证会上他们就不能以只有各州才能处理这个问题的诡辩来推翻联邦管制了。
总统竞选
纳德先后五次参加总统竞选,虽然他知道自己竞选总统不可能成功,但他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为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政见,了解美国大企业的贪婪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民主党人士认为,正是纳德的参选分走了民主党的部分选票,才使得戈尔在大选中以极小的差距败给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小布什。
百万富翁
虽然身为百万富翁,但纳德却过得相当节俭。他没有任何固定资产,没有汽车,只身一人住在华盛顿的一间小公寓里。有媒体称他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连彩色电视机都没有。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创建各种消费者权益倡仪团体上。
维权先驱
在纳德出现之前,也曾有一些有识之士关注过社会事务和公众利益。例如,作家厄普顿·辛克曾以芝加哥肉品加工业的状况为素材,写过一本极具冲击力的小说《丛林》,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并促成了190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成立;1962年,女生态学家蕾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之后,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也强烈震撼了广大社会民众。但这些行动还只是零星的个体行为,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而言,不足以形成气候。而雄心勃勃的纳德却打算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关于消费者权益的观念,并使之成为一个运动。
维权声势
由于纳德资金有限,所以他主要不是以实际收入来酬谢大家。调查报告会以学生自己的名义发表,学生可以召开记者招待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提高声誉。因此,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
玩票参选
20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美国及西欧的一些国家先后出现了由一部分人自发组成的保护生态环境、反对和阻止环境污染的组织。这些组织迅速发展壮大,他们追求一种新的政治纲领,并形成了一个政党组织--绿党。纳德关注消费者利益、推动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行动在社会上大受追捧,也得到了声誉渐隆的绿党的垂青。
首次参选铩羽而归后,纳德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他像一个狂热的体育爱好者在某场竞技中失利却感到余兴未尽一样,总想再次试试身手。于是,2000年大选时,他又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