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长春》是200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杰贤。
内容简介
这部再现“长春困战”中地下工作者对敌斗争的长篇小说,具有相当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堪称《夜幕下哈尔滨》的姊妹篇!既有白色恐怖下的神秘暗战,更有战争夹缝中的震撼故事,小说在集中描写地下工作者献身精神的同时,也客观再现了战争中的饥饿和逃难。作者用新视角在大事件的背后掇拾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普通而又非常的人物,并将灵魂升华与行为的扭曲置于战争夹缝进行考验。在写作特色上,善于将波澜起伏的悬念赋予诗意的文学象征,用现实主义的笔法不时地诠释看似荒诞的情节。同时特别尊重当代读者的阅读变化,舍弃琐屑的描写,使小说精粹而富有更大的审美和思考空间。
编辑推荐
1、白榆
一般说来,将三个月的史实写成一部长篇是很不方便的,因为它的时间跨度太小,不像从十年百年当中选材那么容易,但《拂晓长春》成功了,这主要是结构突破的原因。作者说他受到了秘鲁作家略萨结构现实主义的影响,我看说的不够准确,应该是受到了略萨结构创新的影响才对。因为略萨的《绿房子》是中国套盒式的结构,即故事里套故事,而《拂晓长春》则不是,我姑且认为它是游蛇结构。正是这种传统小说中不常见的游蛇结构救了命,不然写三个月的事情不靠大量的细节和心理描写,就不可能出现长篇的威严。
《拂晓长春》的结构是有特点的,不是不会写,就是非常会写才能结构出如此的特色。看看,长春围城的初期,书中的人物是总体是团聚在药房里的(想出去也不大可能)。后来因为地工出事儿东家受到了牵连,因为待不下去了才出现了走死逃亡情况。东家不辞而别是一条线,“地工”入狱是一条线,刘胜策反和准备营救是一条线,宝山送情报是一条线,瘸舅送太太逃亡是最长的条线。故事随着遇难、逃难的脚步在5条线上紧张地进行,这就使说小说开始了散开叙述,散状结构像游蛇一样游动。这种散,既符合生活的逻辑也突出了战乱带来的惊险和苦难,但靠什么将其有机地连在一张故事的网上呢,作者很机智,他靠人物互相牵挂的心理暗线,同时借用影视的蒙太奇手法,通过转换场景和镜头的切换来实现结构和人物关系。如此用多元、多线性经历来丰富小说的内容和文字,实现了型散神凝,人散梦牵的效果。
就小时空大小说来说,《拂晓长春》的结构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当然也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探索与突破。
2、吉林市作协主席 邱苏滨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小说,可见小说还是很耐读的,几十万字呢!众人评说,各有角度,但却忽略了作者最重要的思想,这也是作者最狡猾的构思,他把它藏在了作品事件和人物的深处,那就是人生的尴尬和无常。而这恰恰是作为具有革命历史背景题材的小说所不能允许有的思想。作者很聪明,他把它藏得很深;作者也很圆猾,所以他没有把这种思想写透。至于说是写“地下斗争”还是写“困长春”,还是写“困长春”“搭上了地下斗争这条线”,都不是主要的。如果真能写深写透“人生的尴尬和无常”——无论对于普通人还是“地下工作者”,无论是对于“好人”还是“坏人”——显然,这部小说的思想力度就可以重新评价了。
3、高级编辑 龙欣:
我读书一贯是一目十行,可这次例外,《拂晓长春》我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诚如各位评家所说,小说很成功。我概括小说的成功是:一是很好读,如潺潺流水,流畅,清澈,读起来很省力,很清析,印象深刻,立刻就记住了。这和某些作品刚读就忘了或读完模糊一片,完全不同。二是小说塑造十几个特性鲜明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多棱角的,不是单色彩也不是脸谱化,他们一言一行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都合乎自己的性格逻辑,不牵强,有人性味。第三,小说有理性深度,涉及对战争、人性、生命、政权和历史的思考,这些课题是很重大也很尖锐的。当然,小说是引而不发的,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还有,小说写作上有一定风格,忒简捷,精粹。既有传统上的跌宕高潮处理(如军火列车开来的时候,枪响了灯灭了,作者一句“出大事了”,戛然而止,高潮留到了最后),同时也尊重当代读者的快阅读和浅阅读:“舍弃琐屑”,不拖泥带水,无繁文缛句。
我最想说的是我当初期望的失落。几十年来,我一直对长春的大饥饿抱有强烈的兴趣,一直期望能有作家直接直接面对这个重大的素材,可是读罢,发现不是。原来是侧面的,更确切说,长春大饥饿只是背景。小说一开头是写了饥饿,但那是7月,严重的饥荒还没开始。以后只在45章直接写了饥饿:周家几乎全家饿死了,只有座钟在滴答滴答地走。此外,只有一些细节,和作者的交代,比如,人肉包子事件是从对话间接透露的。我是说,在规避这个责任问题的时候,不该削弱对长春饥饿的描写数量和力度。仅仅在个别几章里做背景托衬,太让人不满足了。
4、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郝炜:
作家是在占有了大量的史料之后才动笔创作这部小说的,因此在《拂晓长春》中史料的运用随处可见,十分自如,较好地融合在情节的发展脉络中。说实话,我更欣赏其中大量成功的细节描写:比如采血车路过国民党守军哨卡时,军官雁过拔毛,居然从活“尸体”(我军化妆人员)嘴里拔下两颗金牙!对军官的贪腐嘴脸的刻画和描写入木三分;静美从韩参谋家逃走时不惜冒着重入魔掌的危险折回来,就是为了取半袋小米,可见米在当时的珍贵;高玉德为了能过卡子,不惜用石头把自己的手磨出茧子,因为在我军看来,茧子就是最好的路条,可后来因为手上的茧子反而差点被国军抓了起来,让人哭笑不得,量像这样生动鲜活的细节,使这部书变得厚重起来。可我不明白,一个如此好的题材,为什么非要搭上“地下斗争”这条并不新鲜的船呢?
5、历史的想象与想象的历史 作者:李正委
《拂晓长春》一书,讲的是长春解放前夕,以药材铺为掩护的地下党组织机警而顽强地开展地下斗争,配合围城部队早日解放长春的故事。长春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只有茂昌大药房支部还在活动。东家高玉德不排斥革命,他的身份以及八面玲珑的圆滑态度使他能够为地下党提供掩护,药房的经理、账房先生、司机等都是共产党员。国民党“搜粮养兵”、顽固抵抗的政策使城内饿殍遍地,地下党发动了抢粮的暴动,牺牲了一名党员。他们千方百计为城外部队搞到珍贵药品,在运送过程中又牺牲了一名同志,并把高玉德的儿子宝山也牵涉进来。为了争取力量,早日解放长春,他们冒险策反了主动表示好意的警察四分局局长蔡受天。不幸的是蔡受天被敌方特务识破,他供出了共产党员金子明。金子明基于对东家高玉德的不信任以及把情况复杂化的愿望,把高玉德拉下水,不料党员周西同为了保护高玉德而主动投案。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早已在药房安插了眼线,地下党组织渐渐暴露。党员刘胜为救金、周二人,紧急策反了国军一个班,却在救援过程中落入敌人圈套,刘胜不明不白地牺牲了。高玉德到沈阳暂避,宝山在帮助药房党组织偷送情报出城后就加入了卫生队,后来牺牲在随部队南下的途中。药房地下党组织最后一个党员“瘸舅”护送高玉德的家眷到安全的地方后,又回到药房调查敌人安插的眼线。长春已经解放,“瘸舅”终于确认了潜伏在身边的特务就是“傻子”。此时,“傻子”已经受命潜伏下来准备进行长期的暗中破坏和特务活动。“傻子”企图炸毁解放军一趟运送军火的列车,“瘸舅”发现并阻止了这个阴谋,自己却牺牲在“傻子”的枪下。“傻子”也现出了特务的原形,被枪毙了。
书评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评《拂晓长春》
每一个人的牺牲都应被牢记
在我国文学界积极以丰硕的创作成果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长春作家高杰贤推出了他的长篇小说新作《拂晓长春》。此前我对高杰贤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写过散文,也写过短篇小说,作为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拂晓长春》之所以被列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是因为它独特的视角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人民解放事业,表现新中国诞生伟大历程的作品从未间断,特别是正面反映长春解放的小说、纪实文学和电影,也出现过多种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拂晓长春》,虽然也是以长春困战为背景,却选取了一个新颖的、鲜为人知的角度——它以茂昌大药房党支部的活动为线索,描绘惊心动魄的地下斗争。应该说,小小的秘密活动站,地下党员金子明、周西同、“瘸舅”等等,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地下党员,然而他们却以倾情的投入、超人的智慧,演出了恢弘壮阔的历史转折中惊心动魄的一幕。《拂晓长春》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新中国的创立,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牺牲与奉献的结果。在“以人文本”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这部小说所展示的“新的视角”超越了题材方面,而具有了立足当下、审视历史的题旨深度。茂昌大药房的主人公们,在新中国新的生活中,非但没有赢得应有的尊荣,反而因为地下工作的特殊性,遭遇坎坷,甚至使他们的命运各有各的不幸。小说从这种意味深长的反观中,传递了作家对于人,对于人民,对于每一个虽然普通却牺牲巨大的家庭的感慨与深情。因此,可以说,这部作品,既是对传统革命军事文学的继承,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这一题材的突破。
虚构性与纪实性的结合,故事性与抒情性的结合,素朴叙事与传奇情节的结合,是这部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古人在小说评点中常常以“真也似”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标准,我以为,作家采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助于营构“真也似”的艺术境界。据说本书的原型取自作家家庭成员的真实,或许就是这部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品又显得那么真实可信的奥秘所在。而长春解放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被挖掘出来,则成为本书的一大特点,也是它得以征服读者的奥秘。以这些故事为连缀,几乎看似一部高潮迭起的电视连续剧,波澜起伏,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比如茂昌大药房的几位在花园酒店摆定亲宴,设计灌醉医院的押车人,冒充六十军,抢走空投药品,而后又组织“采血车”,把药品送到城外,让解放军冒充“难民”哄抢“采血车”,等等,都让人不忍释卷。而我军的科长刘胜,躺棺材里来,又扮成尸体去,过卡子时还被国民党守军军官伸手探进嘴里,拔去金牙,可谓惊心动魄。正是这些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细节,形成了《拂晓长春》的魅力。作家平实的、从容不迫的叙事风格,源自于其艺术的老到?抑或是因为创作心态的松弛?坦率地说,看到内容简介的时候我就心存紧张,因为我看过太多叙事过于宏大的开头。以《拂晓长春》所描述的背景,宏大叙事的进入,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令我吃惊的是,作家欲擒故纵,他从一个灾民往高太太手里强送小孩入话,引出静美和宝山的故事,由此烘托出长春困战的背景,逐步引出茂昌大药房。整部作品一直以这种从容不迫、不动声色的态度敷演开去,这种不动声色,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动了读者的阅读,显示着雄浑的内在的力量。同样,篇末一页“附录”也是不动声色的,然而个中的凝重而苍凉,未及掩卷,你已动容。
总政文艺局长,著名评论家汪守德评《拂晓长春》
以独特的方式走进历史
曾有十年从军经历的作者,虽然告别了军旅生活,却对军事题材有一种特别的珍爱。他写出这部反映革命历史生活的具有相当质量的长篇小说,应该可以归因于一种未了的军旅情结。说不尽、写不完的中国革命历史,不断地被言说和翻新,今天作者又以颇为用心而又用力的笔墨,以自己的方式走进和描绘历史,创作推出反映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拂晓长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为我们展开了另一幅历史的画卷,殊为可喜可贺。
我们知道,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是新旧两个中国的激烈较量,是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由于民心向背这个根本原因所注定的历史必然趋势,蒋氏政权的垮台比雪崩还要快。长春围困战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史上是一次很有特点的战斗,此战东北人民解放军采取长围久困的策略,最后争取国民党守军1个军起义,1个军投诚,创造了和平解放大城市的典型范例。高杰贤选择这样一个题材,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来反映这段历史显然是很有意义的。这既在于他熟悉这段历史,更在于他在长春工作,似乎对反映这段历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作品中,作者并没有试图表现长春围困战的战斗全景,也没有以更多的笔墨去正面表现我军如何围城和攻城,而是把我军的围城推作背景,以我地下党活动的地点茂昌大药房为切入点和原点,来展开对敌斗争的跌荡起伏、扣人心弦的描写。作品通过情节性、动作性和传奇性的叙述手法,营造和设置了一种紧张、压抑而又诡异、悬疑的氛围,来反映真实的战争和战争中真实的人及其命运,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阅读张力和吸引力。
在这一特定的战争环境下,围绕药房展开的斗争是相当错综复杂和扑朔迷离的。新生与腐朽力量之间在生死关头的较量往往是十分残酷的,黎明前的时刻也往往是最黑暗、最寒冷的。在作者笔下,大药房表面的平静中闪烁着的却是刀光剑影,是听不见呐喊的你死我活的厮杀。作为围城内应的我地下党人如周西同、金子明、刘胜、瘸舅等人,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受责任和使命的驱使,舍生忘死地同敌人巧妙地周旋,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勇敢地献出宝贵生命,这些人物是平凡朴实而又真实可信的,富于形象的光彩。以陈梦、秋雪、傻子为代表的敌人,虽然其下场早已注定,但依然是拼尽全力来做殊死的抵抗,要把活动在茂昌大药房的我地下党全部斩尽杀绝,表现出了极为狡诈、残忍、暴戾的本性,这就使历史在这个纠结点上充满了残酷血腥的气味。作者对此所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描写,特别注意运用许多独特而耐人寻味的情节和细节,使作品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作品的笔墨是朴实、简洁而又细腻的,但却生动地描绘了围城之下的人们真实的生活图景。处在战争环境之下的人们,无时无刻不面对饥饿与死亡的威胁,无时无刻不进行着生存和心灵的挣扎。如以较多篇幅描写的高家人,虽然也写了他们的恩怨和感情纠葛,更揭示了他们在战争的血雨腥风中的不可知的命运,其看似温情的生活实际上蒙着的是噩梦般的战争阴影。为挽救陷于敌手的宝山,他们忍痛让静美嫁给敌营的韩参谋,这无疑意味着美好事物的毁灭,给宝山、静美以及全家都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高玉德虽然倾向革命、向往光明,但面对残酷的斗争内心是复杂的,有时也表现得游移不定,在人格、道德和精神都经受着战争的无情洗礼。警察局长蔡受天则是那个历史时代的特定产物,他为人所不耻的见风使舵的投机行为,最后招致的必然是覆灭。李云凡则因战友的牺牲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一直在委屈和痛苦中隐忍。作品对这些人物的刻画是相当准确深刻的,他们都不是单色调人物,也不都是按照简单的线索发展的命运,每个人物在其特定的生活背景中又都有其逻辑性和必然性,因而富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这也使作品在表现战争题材上因具有其独到之处而显得意味深长。
我不想把《拂晓长春》视为一部通俗小说,作者严肃的创作态度和作品所达到的文学质量,以及我们所产生的阅读感受,使我们在欣赏这部作品时感到,小说在反映一个似乎老的题材的时候,为读者提供的是为我们所陌生,能产生新鲜感和强烈震撼的阅读,它有助于我们在回眸历史的时候,获得一种对历史的真正新的解读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