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是一方当事人将一定费用存放在对方处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的可以以此费用据实支付或另行
赔偿。在双方
法律关系不存在且无其他纠纷后,则押金应予以退还。在违约时将会被扣除。
法律性质
关于押金的法律性质,主要观点有:(1)抵销预约说。 认为押金的交付意味着当事人之间成立押金预约,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得以押金与其债权相抵销。(2)
解除条件附债权说。 认为押金的交付,发生了附解除条件的债权,即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所负的返还押金的债务上,附有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在
所受损害的限度内押金归于消灭的解除条件。(3)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说。认为押金的交付,为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所附
条件成就,债权人无需返还押金。(4)债权质说。认为交付押金者, 对其受领人有请求返还之
请求权,系以该项债权设定
质权,故其性质为
债权质权。 (5)信托的所有权让与说。认为押金的交付,其受领人负有附
停止条件的返还义务,系信托的所有权让与行为。受领人在自己债权受清偿之前,无返还的义务。即以交付押金者将来履行债务作为受领人返还押金的停止条件,因而,他债权人不得对尚未成立的返还请求权实施
强制执行,其受领人得优先受偿。(注:杨兴龄:《
民法物权》,五南
图书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218~219页。)
笔者认为,押金是一种物权,由于依当事人约定而创设,其实是
意定担保物权。押金的标的是货币,货币为物的一种特殊形式,押金因交付而转移货币的所有权,受领押金的人享有占有支配的权利。而且,受领押金的人对与他债权人的关系上,对于押金有
优先受偿权,因此,押金当然是一种物权。而这种物权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交易安全,保障债权的实现,故又是担保物权。但我们无法把押金归入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任何一种担保形式中。首先,押金不同于定金,定金的适用范围不受限制,而押金只适用于租赁合同等有限的合同中。定金是一种双向担保,
定金罚则既适用于给付定金方,也适用于受领定金方,具有惩罚性;押金是一种单向担保,只能由债务人提供,结果也只是返还或抵扣,不具惩罚性,却又有补偿性。其次,押金不同于抵押,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抵押对抵押物不转移占有,押金不但转移占有,而且还转移作为押金的货币的所有权。最后,押金也不同于质押,质押返还的财产必须是原物,而押金,返还的却不是原物,因此,将押金或保证金交付受领人并非成立质权(注:
郑玉波:《民法物权》,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299页。)。显然, 押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外的一种新的担保形式。押金除
一般担保所具有的属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1)要物性,即押金合同的生效, 除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外,还依赖于作为押金合同标的的货币的实际交付,否则,押金合同不能生效。(2)
单向性,这是一种单向担保。 一是主体的单方固定性,交付押金的主体只能是债务人或受债务人委托的第三人,而受领押金的主体只能是债权人。二是其
法律责任的单向性,其后果也是单方面承受的,即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债权人可从押金中抵扣或优先受偿,而债权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却无从在押金上追究其法律责任。 (3)补偿性,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债权人可从其受领的押金中优先受偿,从而填补了债权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失,保证了债权人权利的实现。由于所付押金额并不大于债务人的债务,不具有任何惩罚性。(4 )预防性,由于不履行债务将有失去押金的不利后果,会促使债务人积极地去履行其债务,以避免风险,这将大大地提高债务的履行率。
效力
押金作为担保的一种形式,在
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于下列合同:(1)
租赁合同,尤其是
房屋租赁合同。然而遗憾的是,国务院1983 年12月17日颁布的《
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对
房屋租赁合同使用押金担保持明确的否定态度,但全国人大通过并于95年1 月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其第四节“房屋租赁”中没有对使用押金的禁止性规定,按照法律的效力层次原理,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即应当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使用押金担保。因为法律不禁止的便是合法的,这是一个合理合法的推论。(2)
承包合同, 在承包合同中,
发包方往往要求
承包方提供
财产抵押或所谓的
风险抵押金,这里的风险
抵押金其实就是押金。(3)旅客住店合同, 在旅客住店时,店方总是要求旅客交付相当于或大于其
预定期间房价的押金。 (4)住院医疗合同,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总被要求向院方交纳一定数额的住院押金。(5)
劳动合同,企业,尤其是
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在与受雇人签定劳动合同时,常常要求交付一
定金额的押金。不过,按照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
保证金或抵押金。因此,这里使用押金有一个是否合法的问题。不过,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德国的
劳动立法来看,
雇佣合同中使用押金是允许的。但
台湾省的学者普遍认为,押金仅适用于租赁合同(注:吴启宾:《论押租金》,刊于《法学丛刊》1968年第1期,第 73页。)。这样的话,押金的范围太狭隘。
关于押金担保的范围,因合同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来说,租赁、承包合同的担保范围是:(1)租金、上缴的承包利润;(2)
租赁物、承包物的返还;(3)不履行债务的
损害赔偿。 旅客住店合同的担保范围是:(1)房价;(2)退房;(3 )其它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住院医疗合同的担保范围是:(1)住院费、
医疗费;(2)退病房;(3)其它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劳动合同的担保范围最小, 即只担保受雇人不当履行职务时的损害赔偿。
债务人一旦交付押金,押金合同即告成立并生效,对当事人双方发生预期的
法律效力。
对受押人而言:
1.在
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出押人欠缴租金、承包利润、
医疗费用,受押人可从押金中径行扣除抵充;不过,出押人无填补已扣押金的义务。
2.合同关系终止时,出押人返还租赁物、承包物,或者已正当履行其职务的,受押人应当返还押金,或者返还已扣除损害赔偿后押金的余额。
3.当债务人的其它债权人主张债权时,受押人就押金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4.押金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所生利息,归受押人所有,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出押人而言:
1.依合同规定交付押金。固然押金交付是押金
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在实务中,押金的交付往往还是主合同生效所附的一个条件。
2.押金返还请求权。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无论基于何种理由,出押人不享有押金的返还请求权。当合同关系终止时,出押人依约返还了租赁物、承包物等,且并无其它不履行
合同义务情形的,出押人有权请求债权人返还押金或已扣除损害赔偿后的余额。
价值
押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人民大众所广泛运用。因此,建立相关
法律制度,规范涉及押金的
经济活动,对于维护正常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制度价值。具体在:
1.押金能有效地保障债权的实现,降低
交易费用,从而保障
交易安全。
押金是一种
物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自由决定在押金中抵扣,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方法。保证,要找保证人承担责任,除繁琐的
法律程序外,由于执行难的原因,胜诉了也未必能从保证人处拿到钱款。即便是抵押、质押等,设定权利后还需要登记,费时费钱;未登记的,轻则不得对抗第三人,重则无效,得不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即便是有效的抵押、质押,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还需要对
抵押物进行协商处理或诉诸法院。因此,从操作程序的效果上看,保证、抵押、质押均不如押金简便、有效。
2.押金能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双方的利益,起
平衡器的作用。
对给付押金的合同,当事人一方往往是先为
给付义务,先为给付方的
期待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后为给付方的自觉履行,先为给付方(债权人)显然承受着较大的风险。后为给付方(债务人)给付押金可以分散或降低先为给付方的风险,平衡双方利益,其实也就是消除了债权人的后顾之忧,会促成双方达成交易,从而加快经济流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3.我国民间对上述合同收受押金,根深蒂固,已成习惯。
尽管如此,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民间使用押金时,无章可循,
任意性太大,表现:(1)名称混乱,叫押金、押租金、保证金、风险抵押金、
风险保证金、风险质押金等,不一而足;(2 )押金的内涵不确定,完全依当事人约定而任意取舍,很多合同中甚至约定出押人
不履行义务时,受押人有权没收押金,与押金作为
担保物权的补偿性相冲突。押金使用得极不规范,以致押金纠纷时有发生,为避免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运用立法适时规范,颇有必要。
4.押金既然是一种物的担保,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根据
物权法定原则,当事人设定的物权只能是法律上有规定的,法律上未作规定的,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否则,法律将否认其效力。有鉴于此,这也迫切需要对押金在立法上加以规定,给押金一个说法。否则,押金作为物的一种担保形式将很难在
司法实践中得到承认。
那么,在押金立法时,我们应注意或考虑些什么问题呢?
第一、押金数额是否要限制。
一般说来,原债权利益大,作为担保的押金数额也相应增大,反之,原债权利益小,押金的数额也相应减少。二者是一种
正比例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债权人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迫使债务人接受不利于自己的过大的押金数额,从而加重了债务人的负担。因此,限制押金数额是
公平原则的要求。至于限制的幅度多少为宜,即应占所
担保债权的多大比例?定金依法是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20%,
违约金的幅度更小,但由于押金与定金、违约金从功能上比较,后者有惩罚性,对于违约人而言,是一种额外付出;而押金却无惩罚性,有补偿性,对于债务人而言,是一种份内付出,仅是付出时间提前而已。因此,押金的数额应在所担保的债权之下,总债权的20%之上,才具担保价值。
第二、押金利息的归属。
押金交与债权人,其所有权就从债务人或第三人处移转于债权人。因此,债权人对于自己所有物所生之孳息,当然也就取得所有权,故押金对于出押人而言是无所谓收取利息的。但对受押人即债权人来说,其收取的押金的数额越大,所获得的利息也就越多。为利益所驱动,受押人有本能地扩大收取押金数额的倾向。对出押人的保护,除对押金数额予以限制外,在涉及国计民生的
重大合同,可用
特别法的方式规定,押金所生利息,为出押人所有,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押金返还请求权何时发生。
当合同关系终止,且无合同债务不履行情形的,出押人得请求退还押金。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出押人不得请求返还押金。另外,对于超过法定限额的押金余额,无论何时,出押人有返还请求权,或者通知受押人予以抵充。对于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债权人对押金优先受偿后的余额,出押人仍有返还请求权。当事人之间关于没收押金的任何约定,都是无效的。
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债权人由A而变成B时,出押人能否向新的债权人请求返还押金呢?笔者认为,押金系债权的担保,债权让与时,押金也当然移转于新债权人或已经从买价中扣除,这是债权让与的一项必要条款或负担。至于实际是否移转于新债权人B或从买价中扣除, 这是原债权人A与新债权人B之间的内部关系。新债权人B 以押金实际上没有移转于他来对抗出押人的
退还请求权,是不能成立的。因此,除非债务人同意或者三方另有特别约定,新债权人B必须承受返还押金的义务。
主要事件
2018年3月15日,
央视315晚会报道,消费者反映向商家申请退还押金,而
酷骑单车押金迟迟不退还的问题。
据了解,酷骑单车押金不退被投诉21万次。2017年9月,酷骑单车押金难退就开始爆出,许多消费者发现之前能顺利退回账户的298元押金被冻结,随后是押金被清零。仍有大量用户反映押金无法退还。2017年11月份,酷骑公司停止北京公司现场退款,然后公布三部退款电话,但电话很难打通。
2017年12月12日,中消协向酷骑公司发出
公开信,要求酷骑公司相关责任人主动与中消协或有关部门联系并说明情况,主动配合有关部门
调查取证,依法承担企业及个人应负法律责任,主动回应消费者关切和公众质疑,并向消费者公开道歉。但酷骑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仍不露面、不联系、不回应。为避免消费者遭受更大损失,中消协已于2017年12月份向
公安机关举报,申请立案侦查。
2018年3月,酷骑单车的押金迟迟不能退还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