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河镇隶属于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该镇是千年古镇,原名护驾墩。护驾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因汉代楚元王刘交之后,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称帝前在此与起义军首领卢循决战,当地乡民助战有功而得名。该镇介于江宁国家技术开发区和芜湖国家开发区之间,地处皖南首圩——大公圩的北侧。东至
大陇镇,南至石桥镇,西至太白镇和旅游胜地大青山,北至姑孰镇。
历史沿革
护河镇是千年古镇,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时,单骑途经此地,被当地民众救护,故起名“护驾墩”,后取护驾墩和姑溪河首尾两字而得名“护河”。境内人文资源丰富,有郑家新石器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护河镇是国药老字号——张恒春药店的发祥地,也是清末《
明通鉴》著作者
夏燮的出生地。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总人口22489人(2017年),镇区人口2400人,耕地3400公顷,总面积6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0.32平方公里,可养水面460公顷,宜林山地800多公顷。
气候环境
护河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匀,梅雨集中,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等特点,该区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0.1℃(1959年8月23日),
最低气温13.5℃(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无霜期232天,多年平均年雨量1107.2mm,最大年降雨量1995.1mm(1991年),
最小年降雨量463mm(1978年),最大一日降雨量252.5mm(1989年7月23日),梅雨期一般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多年梅雨量约300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姑溪河水位、流量呈现出丰枯交替的周期性变化,最高水位一般在7—8月份,姑溪河太平口历年实测最高水位12.33m(1954年8月23日),历年实测最大流量为2470立方米/秒(1999年7月1日)。
地形地貌
护河镇位于皖南首圩——当涂县大公圩北侧,北依姑溪河畔,南接石桥镇,东临大陇镇,西与太白镇接壤,紧倚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大青山东麓,境内地貌复杂,有山有圩。
全镇除西部丘陵地外,其余为平坦开阔、沟水系纵横交错的平原圩区,地势总体北低南高,并逐渐向姑溪河倾斜。
地面高程,圩区一般为7.0—9.0m(吴淞基面),山丘区一般在20—300m左右。护河镇境内水系、沟塘纵横交错,沟塘率圩区片在21.5%,山区片在13.5%。
自然资源
北靠姑溪河,西依大青山,境内水系、沟塘纵横交错,沟塘率圩区片达21.5%,地下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土层深厚,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均在3%左右,适合水稻、油菜、桃树、梨树、花生等植物生长,盛产优质粮食,是当涂县重要的粮油及蔬果生产基地。
基础设施
护河镇位于当涂县中心腹地,围乌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全镇,距314省道8公里,距当涂县城20公里、马鞍山市区30公里,距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和湾里两用机场3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40公里、南京60公里、合肥120公里、上海300公里。
直通长江、常年通航的姑溪河依偎在该镇北侧,镇内柏油路纵横交错,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全镇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齐全,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名列全县前列。
围乌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全镇,北侧为直通长江、常年通航的姑溪河,是通往大公圩地区的交通要道,镇内柏油路纵横交错,建有中心小学、中心卫生院、电管站、市民健身广场、停车场、污水处理站、WIFI无线网络基站等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护河镇依据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商业理念办农业,搭建农业化发展平台,全镇已形成经果林、优质粮油、水产生态养殖、土鸡养殖四大农业生产基地。
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务,规划扩建工业区,逐步建成粮食加工、建筑材料、
金属制品、缝纫织造四大工业生产基地。
护河镇工业园区始建于2004年,拟建面积1500亩,已建面积500亩,入园企业11家,其中工业企业10家,建筑企业1家,总投资额8000万元,2005年利税200万元。
2017年,全镇规模工业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
工业增加值增幅12%;财政税收5018.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69亿元,同比增长12.6%;外贸进出口总额230万美元。
人文景观
护河镇西侧是美丽的大青山,历史文化名人李白、李阳冰独恋青山风光,晚年定居此地。山上有千年古寺,山下有被称为
当涂十大胜景的万亩果园,每年清明时节,满山坡粉红的桃花与雪白的梨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期间游人如织,呈现一派迷人的风光。
境内有晋墓群、明代琉璃瓦窑址群(为明朝朱元璋皇陵所用)、新石器时代遗址等文化遗产。
镇政府驻地护驾墩,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从此经过得到护驾而得名,明代“张恒春”药店早年到护河投资兴业,已成老字号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