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的子系统
护理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护理管理和业务技术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简介
护理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控制、整体护理、护士技术档案、护理教学科研、护理物品供应、医嘱处理、差错分析、护士人力安排等护理信息,通过NIS能有效地掌握护理工作状况,充分发挥各级指挥的功能,是护理工作得以惯性运行。
护理信息的特点
来源广泛
护理信息有来自患者的、护理人员的,有来自治疗、护理、科研、教学和管理的,还有来自各种药品、设备、装置的不同类别信息
信息复杂
由于护理工作与医疗、医技、药剂、后勤等部门都有着紧密联系,因而其数量非常大,且概念性信息多,量化性信息少,其中病例、医嘱、处方等常因医生的习惯不同,采用的语言不同,书写时往往是英文、拉丁文、中文等不同文化或几种文字混合,所以护理信息具有特别的复杂性。
相关性强
护理信息大多是由若干相关信息变量构成的信息群,如临床特别护理天数、一级护理患者质量合格率、抢救器材完好率、褥疮发生率等,都是由一组相互作用的信息提供的。护理信息的输出模式在以上信息变量相互作用下才能确定,护理病历就是一种较大的护理信息群。
随机性大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突发事件难以预料,且选择性小。如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入院、出院、转院随时可能发生,故护理信息的产生、采集、处理随机性很大。
质量要求高
护理信息又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在其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方面对护理信息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使护理信息管理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也是开展护理信息管理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所在。
系统的产生
随着计算机的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护理领域,护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1 克服纸质护理记录的缺点:长期以来,传统的纸质护理记录是由护士手工书写的,会有重复记录、不全面不详细、分散且不规范以及用于不规范等问题。
2 系统化护理的需要:作为现代护理的标志,整体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仅护理程序就包括了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5个步骤,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极其丰富和繁杂的,它们互相重叠、交叉,又互为结果,而且必须完成的表格和记录也十分繁多,手工书写难以完成。同时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根本目的不是完成这些记录,而是让护士走向床边,用更多的时间去贴近患者,去诊断和处理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所有健康问题。
3 医院整体发展与多学科合作的需要:医疗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科室、部门的协调合作。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能够掌握最详细且具有动态性患者健康信息,因此在临床各学科合作的过程中,护理信息的价值非常重要。护理信息不但能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为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服务,还可以接受患者在临床医疗、临床检验相关信息为开展后续护理工作服务。
4 教学科研的需要:很多大型医院都承担着护理专业的教学的工作,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良好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在科研活动中,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专业的医学统计程序,例如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护理记录中的各种数据能够迅速得到利用。
系统的发展
第一阶段
护理信息系统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护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支持护士完成日常护理记录、护理操作,其所完成的任务如医嘱输入、体温单、护理单的输入及打印等;后来逐渐出现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系统,包括对患者问题的识别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护士可在分级数据库环境中建立个人的护理计划,但护理数据的检索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第二阶段
也就是90年代以后,在这一阶段,护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护理语言的规范化和护理决策支持,护理语言系统、分类学以及分类系统已经成为护理信息学研究的热点。现在的观点是临床数据应支持护理的决策,而不仅仅是记录护理工作的任务。护理信息系统不应该仅仅是电子档案柜和传送信息的设备,而应该对输入系统的信息加以利用,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更易利用的格式,并帮助护士做出临床决策。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研制集成系统,包括数据录入、对数据的解释和处理的集成。
发展趋势
近年来,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为护理专家系统、医院护理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远程护理等。
系统的结构
护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临床护理子系统和护理管理子系统。如临床护理信息系统一般也称为护士工作站,主要完成护士工作的业务处理。由于各科室的护理业务工作的特殊性,临床护理子系统由通用的护士工作站和增加部分特殊功能的临床专科护士工作站组成,如急诊科护理信息系统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1:34
目录
概述
简介
护理信息的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