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岩
安溪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护国岩是安溪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龙涓乡内灶村,在海拔1000多米的乌石山顶。原名乌石岩,宋代后易今名。
简介
护国岩核心岩宇分内外殿,两殿毗邻,南履帽形巨石。沿内仿木石柱石梁承托,柱呈梭形,覆盆柱础。内外殿依石壁凿龛,崖刻三尊石佛,主祀定光佛。“文革”中局部遭砸毁。横楣阴楷“宝佑丙辰六月建造内殿”等纪年款。东殿顶有小洞,其深莫测。明嘉靖《安溪县志》载:“相传从中出米,仅赡居岩者。后人凿而大之,遂不复有。”殿内石壁上有一洞孔,常年渗出清澈泉水,甜爽沁心,令人叹奇。岩上石景荟萃,千姿百态,大者方圆十余丈。四周古木参天,云雾缥缈,晴天站在岩顶,可远眺厦门鼓浪屿全景。
护国岩山势起伏回转,像一只狮子。凤山山脉伸下来的一条山脊是狮身,延伸到鹤林村石寨角落拱起的部分,是狮头,石寨外和它正面对相邻的灶坪流芳村,原叫“漏仓”,是狮嘴和料槽,山脊另一头的崖壁是狮屁股。当地人根据山的形态,起了个“雄狮进食”的雅名。岩里有个洞
叫漏米洞;洞
的水泉,被叫做“狮泉”。岩壁旁边有一座寺,就是护国岩的正殿甘露寺。
相传宋帝南遁时曾避难于此。北宋宣和年间,皇帝昏庸,奸臣弄权,连太子赵构也险被谋杀。镇殿大将军赵升探知消息,赶快密报赵构。赵升说:“如今奸党势力太大,斗不过他们,只好先逃避一下。”赵构赞成,两人收拾行李,连夜逃出京城,为隐蔽身份,太子赵构化名宋继秉,赵升化名宋旭,兄弟相称,向南方逃去。
两人路上受尽了风霜之苦,流落到龙涓鹤林。他们见乌石岩地方偏僻,山高林密,四旁都是悬崖峭壁,对外只有一条小路可通,是个避难藏身的好地方,就隐居下来。岩里有位明悟长老,已年近八十,他心地善良,武艺高超,已收了两个身高体壮的后生做徒弟,日日念经修道,种地练武。他见这两个来客相貌不凡,落难到此,心知不是小可人物,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就收留了下来。
赵构自起名号叫“宋头佗”,心中时刻不忘除奸兴国的大事,就在岩寺旁建造了两座小书院,招集一些少年人读书练武,准备日后为国效力。这么多人集在一个小地方,不是连吃饭都很为难吗?山神为了扶助宋太子的兴国大业,便运用神力,让乌石岩这“雄狮取食”的风水地为国献粮。据说这头“雄狮取食”一端伸头向外,在隔壁的流芳村一带四处吞吃稻谷,另一端在乌石岩拱起屁股,只要岩寺的人用竹竿在洞里搅动,大白米就一升升地流出来。每人每日一升,不多也不少。洞中的狮尿泉,也长流不断。因此,宋太子在这里避难三年,不愁吃喝。
眼看三年将过,朝中奸党四处寻访宋太子的下落,最后发现赵构君臣住在乌石岩,就派兵来追捕。宋太子与岩寺僧众依靠险要地形,拼力抵挡,以一当百,坚守了一个多月,后来明悟长老师徒三人被敌军乱箭射死。
宋太子赵构得救,由保驾大将军赵升等护送回朝,合力剪除奸党。赵构登基后,为纪念乌石岩的这段经历和三位高僧保驾的大功,在建炎四年敕封乌石岩为“护国岩”。三个和尚为“三代祖师”,并叫人雕刻三尊白石佛像,世代受人供奉,后人还题了两对对联:“护太子发祥里佐声誉,国振兴启塑尊严神灵”“保佑众生圣神永在,国泰民安瑞气长存”。
护国岩
槛外悬崖千尺险;
棂前桃李万花妍。
安邦切勿思高枕;
定国尤须展壮猷。
游客勿忘家国事;
靖康大耻古今羞。
劲松百折根盘石;
泉窟长盈水润心。
——以上四联陈振珠作
太子称龙登极位;
早忘护国靖康囚。
护佑众生圣神永在;
国泰民安瑞气长存。
护太子,发扬里佐声誉;
国振兴,启塑尊严神灵。
1985年10月21日,护国岩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5 16:0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