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苏学士》是元代散曲家
鲜于必仁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以
苏东坡官途的顺境与逆境比并而出,表现了苏轼“荣辱俱忘”的高风亮节。写作手法上运用典故,巧用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苏东坡的赞美与钦佩之情。
作品原文
【双调】折桂令·①苏学士②
叹坡仙奎宿煌煌③,俊赏苏杭,谈笑琼黄④。月冷乌台⑤,风清赤壁⑥,荣辱俱忘。侍玉皇金莲夜光⑦,醉朝云⑧翠袖春香。半世疏狂,一笔龙蛇⑨,千古文章。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②苏学士:苏轼曾官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故有是称。
③奎宿(kuí xiù):二十八宿之一。《星经》谓“奎主文章”,故俗称奎星为“文曲星”。
④琼黄:琼州(今海南琼山)、黄州(今湖北黄冈),均为苏轼贬谪之地。
⑤乌台:御史台,因汉御史台柏树上常栖乌数千而得名。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诗涉讪谤”而被押系御史台狱达四月之久,史称“乌台诗案”。
⑥赤壁:此指黄州的赤鼻矶。苏轼游此,作前、后《赤壁赋》,有“清风徐来”、“唯江上之清风……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等语。
⑦“侍玉皇”句:《宋史·苏轼传》:“(哲宗元祐二年)召入封便殿……已而命坐赐茶,撤御前金莲烛送归院。”玉皇,皇上。
⑧朝云:王朝云,苏轼的侍妾,伴随苏轼二十一年,后卒于惠州。
⑨龙蛇:喻书法笔势的灵妙,也可喻文章的灵动流美。
白话译文
苏东坡举止若仙,文才盖世,犹如文曲星下凡,发出万丈光焰。他不仅在苏州、杭州的美景中得意流连,就是贬官到黄州、琼州,依然谈笑自若,怎不叫人为之感叹。御史台狱中吟对冷月,赤壁矶夜游啸傲清风,人生的得失升沉,他都不放在心间。他忠心事君,曾得到皇上撤烛送归的恩典;又有朝云那样理想的侍妾,足以让他一享香艳。他平生豪放,不受礼法和尘俗的牵绊,笔走龙蛇,作品和文名千古流传。
创作背景
此曲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曾创作七首《折桂令》,一共评价了严君平、诸葛亮、杜甫、李白、韩愈、陶渊明、苏轼七位古人。作者在评价苏轼时,认为苏轼在世的遭遇是不幸的,对他的坎坷经历深表同情,因此著此曲来赞叹苏轼。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全曲主要采用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前后形成对照,用两个极端事例互相烘托;另一种表现方式则是互为叠加。“俊赏苏杭”和“谈笑琼黄”是用苏轼官场的顺境和逆境形成反差对比,突显其无论身处何境,都能谈笑自若地写出文章,这两句也与首句的“奎宿煌煌”相映照;又如“月冷乌台”及“风清赤壁”,道理是一样的。“侍玉皇金莲夜光”和“醉朝云翠袖春香”的映衬上,集中把苏轼的人生得意面慨括托出,使得语气、音韵都得到了加强。末尾句是一组鼎足对,极尽褒扬,字字洋溢着作者对先贤的推崇和仰慕之情。
全曲前八句分别从苏轼的文才、气度、功绩三方面进行叙述,后三句则是“赞”。其间掺杂着作者的感叹、欣赏、羡慕等思想感情。全曲对仗工整,言简意败,音韵和谐,铿锵有力。
名家点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史良昭《元曲三百首全解》:作者在此利用了《折桂令》曲牌多偶句的特点,用对仗来铺陈对苏东坡的赞美,以收言简意赅之效,生动地绘出了人物的画像,须眉俱张,给读者留下了颇多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
鲜于必仁,名去矜,号苦斋,渔阳(今北京密云)人。太常寺典薄鲜于枢之子。他继承家学,长于音律,散曲以写景见长,豪放飘逸,清远超脱。今存小令二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