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
孔径各异(10~500μm)的多孔体,当其周围介质有
压力差时(或是浓度差、温度差、
电位差),就会有服从
流体力学的介质迁移,即渗透。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也是
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特点。混凝土的抗渗性不仅表征混凝土耐水流穿过的能力,也影响到混凝土抗碳化、抗氯离子渗透等性能。
(1)每次配制防水剂的
三乙醇胺纯度不一,致使
混凝土三乙醇胺的实际含量有别,造成混凝土的致密性发生差异,导致混凝土
抗渗性能发生变动。
(3)三乙醇胺防水剂存放保管不当,有
雨水侵入或水分蒸发,浓度(密度)发生变化,使用前未予核查,实际掺加量前后已各不相同。
如
抗渗等级为0.8~1.2MPa时,水泥用量约300kg/m3为宜,使混凝土有足够的
砂浆量,以满足其抗渗性能的要求。当水泥用量为280一300kg/m3时,
砂率以40%左右为宜。
将瓦反放,在凹槽内加水观察。水线如平直整齐,说明
密实度好,材料均匀一致;如果水线呈锯齿状,参差不齐,说明材质不均,抗渗差。再看水线上升高低和速度。好瓦一般上升至5mm左右即停止,几个小时不再上升。差瓦在几十分钟内即可上升至最高点,更甚者整个瓦都会湿。看水渗得快慢:好瓦三天后只是蒸发掉相当部分,水还在;差瓦几小时后水即不复存在,全渗入瓦内。所以渗水的快慢即可看出瓦的密实度,也可看出瓦的抗渗水能力。最后看瓦的背面:如经24小时,瓦背面有水珠出现,瓦的抗渗漏能力差,连阴天屋面会渗漏;好瓦背面或不湿,或湿而无水珠出现。抗渗差的瓦强度、防雨性、耐久性均差。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
抗渗等级(P)或
渗透系数来表示。中国标准采用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P12等六个等级。相应表示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提高0.2 MPa。试配时应采用
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
步骤为:将黄油与水泥按质量比1∶2~1∶4混合均匀,并反复搓压形成柔性胶泥;将混凝土抗渗试件表面清理干净并晾干;在混凝土抗渗试件侧面按试件高度画两条等分线,以每条等分线为中心均匀涂抹上宽20mm、厚1~3mm的胶泥带并填平开口毛细孔,再用橡皮束箍于混凝土抗渗试件的等分线上,橡皮束由1~4根橡皮筋缠绕而成;将带有橡皮束和黄油胶泥的试件装入抗渗套模中,试件上方放一直径为170mm,高度为60mm的压板,在压力机上加压到50~100kN,将试件压入套模中并保持3~5min;将密封好的试件放于抗渗仪上按标准方法进行抗渗试验。该方法解决抗渗试验密封不好,多次装拆、影响试验结果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