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0年6月,苏北卫生行政干部学校成立,
苏北行政公署主任
惠浴宇兼任校长。
1958年6月,升格为扬州医学专科学校。
1976年12月,扩建为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
1979年1月,原江苏新医学院撤销,扬州分院成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原
苏北人民医院划归附属医院。
1982年9月,在
苏州医学院和
南京中医学院的支持帮助下,分别招生临床医学和中医学本科生,学制五年。
1984年7月,升格定名为扬州医学院。设置临床医学、中医学两专业,学制五年。
1992年5月,扬州医学院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扬州大学,改为扬州大学医学院。
2016年7月,护理学系从医学院划出,单独成立扬州大学护理学院。
2021年6月,预防医学专业从医学院划出,成立扬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8月,扬州大学医学院设有4个学系、6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医学院有教职员工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教授27人,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学位125人,占专任教师的88.7%。45岁及以下专任教师8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6人,占100%。具有外校学缘背景专任教师121人,占85.8%。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特聘教授、省“双创计划”、“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科教兴卫工程”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拥有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医药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国家级/省级学术机构兼职20余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张评浒
江苏特聘教授(1人):郁多男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8月,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其中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校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
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标志着科学研究和关键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
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药学
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
校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9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临床医学学科综合训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临床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局部解剖学
省级英文授课精品课程(3门):人体生理学、外科学总论、中医学
省级成人教育精品课程(2门):外科学、免疫与微生物学
校级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2门):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生物化学、外科学总论、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 、妇产科学、流行病学、系统解剖学、中医学
校级精品课程(3门):人体机能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点(1门):皮肤病性病学
校级成人教育精品课程(10门):妇产科学、皮肤病性病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中医基础综合、病理学、内科学、外科护理学
注:内容不全
学术研究
研究平台
截至2020年9月,学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科研机构8个。
科研成果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立项科研课题29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5项,以第一单位共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术资源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为半月刊,设有医工结合研究、指南与共识、慢性病管理、胸部疾病、骨研究、肿瘤研究、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妇产科研究、中西医结合药学、脑科疾病护理、整合胃肠病、急重症医学、呼吸系统疾病等研究专题,以及专家述评、学术前沿、智库研究报告等栏目。
合作交流
学院与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双边合作、学术交流关系,举办
苏丹卡萨拉大学医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中国-苏丹医学教学研讨及现代临床技能培训等多个国际短期项目。
文化传统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组织开展了科技文化节、临床技能大赛、心理情景剧大赛、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研究生先锋论坛等活动。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