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米哈伊·帕切帕(Ion Mihai Pacepa;1928年10月28日——)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秘书兼对外情报总局第一副局长和齐奥塞斯库总统的私人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顾问、罗马尼亚秘密警察头子和经济情报部门首脑。中将。
人物传记
1928年10月28日生于
布加勒斯特,父亲是
捷克人,母亲是家庭主妇。扬·米哈伊·帕切帕的父亲是
奥匈帝国特兰西瓦尼亚公国
阿尔巴尤利亚的一名小工厂主,他的工厂主要生产厨具和餐具。1918年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合并后,帕切帕的父亲在1920年移居布加勒斯特,成为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罗马尼亚代理商。同时,他还是罗马尼亚共产党的同情者。
扬·米哈伊·帕切帕在1947——1951年就读于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大学时代,帕切帕成绩优异。1951年,在他毕业前几个月,根据
罗马尼亚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建议,被招募进罗马尼亚秘密警察系统,并授予少尉军衔,分配到经济反间谍总局(又称经济情报二司)工作,直到四年后才获得
工程学硕士学位。成为秘密警察后,他在
多瑙河-黑海运河成功地完成了许多工作。
1955年春,扬·米哈伊·帕切帕被调到对外情报总局,作为驻外情报人员接受一年左右的培训。1956年1月1日,帕切帕被派往国外从事谍报活动,任罗马尼亚经济反间谍总局驻
联邦德国法兰克福情报机构负责人,公开身份是罗马尼亚外贸公司驻法兰克福代表处副主任,化名基米波尔特(Chimimport),从此在国家安全部门迅速崛起。
1959年10月,扬·米哈伊·帕切帕被召回国,并被内务部长
亚历山德鲁·德勒吉奇任命为新设立的工业情报处处长,该机构是负责收集
德国、
奥地利、北欧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情报,此后,帕切帕作为罗马尼亚工业间谍的领导人,一直到1978年叛逃,在此期间,参与了罗马尼亚
汽车工业的建立以及
微电子、
聚合物和
抗生素工业的发展。1963年晋升为上校。1966年4月——1972年4月任罗马尼亚对外情报总局副局长,1967年晋升为少将。1972年4月19日——1978年7月24日任齐奥塞斯库总统的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顾问、对外情报总局第一副局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秘书,1974年8月19日晋升为中将。帕切帕深得齐奥塞斯库的信赖和重用,齐奥塞斯库出访或外出视察时,他经常随侍左右,可以说是齐奥塞斯库的主要心腹干将。
1978年7月,扬·米哈伊·帕切帕作为密使被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派到
联邦德国,在向西德总理
赫尔穆特·施密特传递密信后,借机走进美国驻
波恩大使馆寻求美国的
政治庇护。1978年7月28日,帕切帕根据国际公法第110条,搭乘美国军用飞机偷偷地飞到美国
华盛顿特区附近的
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由于他身居敏感高位,
吉米·卡特总统不得不批准他的政治避难的请求。因此,
美国联邦政府对他的生命安全的负有责任。
帕切帕的叛变使罗马尼亚的情报网络遭到严重破坏,通过他对齐奥塞斯库的“揭露”,严重损害了后者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在得知帕切帕叛逃后,齐奥塞斯库反应强烈,部长会议三分之一的成员被降职,22名大使被撤换,十几名安全官员被逮捕,并且有几十人从此再也没有露面。至少有两个暗杀队被派往美国处决帕切帕。
1978年9月,罗马尼亚以叛国罪缺席判处扬·米哈伊·帕切帕两个死刑并悬赏200万美元取他的项上人头,
亚西尔·阿拉法特和
穆阿迈尔·卡扎菲也同样悬赏一百万美元暗杀躲在美国的帕切帕。在20世纪80年代,罗马尼亚国家安全局以一百万美元雇佣
伊里奇·拉米雷斯·桑切斯(
豺狼卡洛斯)追杀帕切帕,但未能确定帕切帕的藏匿位置。1981年2月21日,豺狼卡洛斯制造了
自由欧洲电台慕尼黑总部爆炸案,因为它传达了帕切帕的声明。罗马尼亚驻西德的5名外交官因为向豺狼卡洛斯提供帮助而被驱逐出境。
1999年7月7日,罗马尼亚共产主义体制崩溃10年后,罗马尼亚最高法院在西方紧张的外交压力下,取消了针对扬·米哈伊·帕切帕的两个死刑判决和200万美元悬赏。法院还决定,恢复扬·米哈伊·帕切帕的将军军衔,当初被齐奥塞斯库下令没收的财产予以归还。但罗马尼亚政府拒绝遵守和执行法院裁定。因为罗马尼亚政府仍然认为帕切帕的行为是“背叛”。即使在罗马尼亚已经是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新成员国后,并且最高法院已经作出撤消判决的裁定的情况下,罗马尼亚情报机关在美国的代理人依然在寻找他。作为冷战时代东方
社会主义阵营最重要的叛逃者,他仍然隐藏在僻静之中。罗马尼亚政府的表态引来了西方舆论的口诛笔伐,攻击罗马尼亚是没有法治的。2004年12月,罗马尼亚新政府恢复了帕切帕的中将军衔。在美国定居的扬·米哈伊·帕切帕一直著书立说,并为各种美国报刊和杂志撰写文章,包括
华尔街日报、国家评论、观察家报和
华盛顿时报。
著作
出版书籍:《红色地平线:共产党特务头子记事》(1987年)、《红色地平线:尼古拉和埃列娜·齐奥塞斯库的罪行、生活方式和腐败的真实故事》(1990年)、《克里姆林宫的遗产》(1993年)、《安全局黑皮书》(1999年)、《暗杀计划: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苏联克格勃和肯尼迪遇刺案》(2007年)、《假情报:前间谍首领揭露了破坏自由、攻击宗教和支持恐怖主义的秘密战略》(2013年)。
发表文章:《我所知道的阿拉法特》(2003年)、《克格勃的人》(2003年9月22日)、《卡扎菲的“转变”》(2003年)、《前特工指证俄罗斯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3年)、《俄罗斯与恐怖》(2004年3月1日)、《没有彼得大帝》(2004年9月20日)、《普京的二元性》(2005年8月5日)、《左翼怪物:齐奥塞斯库》(2006年2月10日)、《谁是劳尔·卡斯特罗?一个只有兄弟才能爱的暴君》(2006年8月10日)、《俄罗斯的脚印》(2006年8月24日)、《暴君和炸弹》(2006年10月17日)、《莫斯科在最近的黎巴嫩战争中做了什么?》(2006年8月24日)、《克里姆林宫的杀戮之路》(2006年11月28日)、《恢复宣传》(2007年8月7日)、《我所学到的汽车沙皇》(2009年6月2日)、《新冷战》(2012年9月23日)、《前苏联集团的特务头子解释如何一劳永逸地赢得反恐战争》(2013年7月9日)、《解放神学的秘密根源》(2015年4月25日)、《即将到来的灾难》(2016年)、《下一个触发事件:17年1月1日》(2016年8月18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