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习俗(扫蚕花地),浙江省德清县传统民俗,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扫蚕花地的形成与流变时间跨度较长,据老艺人们口传,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扫蚕花地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广泛流传于湖嘉地区的一种蚕俗,它起源于浙江省德清县,仪式的主要表演者都集中在德清一带。清末至民国年间,德清蚕农为祈求蚕桑生产丰收,于每年春节、元宵、清明期间请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到家中养蚕的场所举行扫蚕花地仪式,后逐渐流变为歌舞表演。
20世纪60年代初,
德清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对散落于全县乡镇的民间艺术分类普查、挖掘、调研,发现德清县扫蚕花地就有七种不同曲调,四种不同风格的表演,艺人达二十多人。当时,扫蚕花地的表演程式已趋成熟,同时也较为稳定和繁荣。
舞蹈特色
表演内容
归蚕花地表演形式多样,开始以单人小歌舞为主,由女性来表演,另有一人敲小锣小鼓伴奏;后来发展为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伴奏。表演者头戴蚕花,身穿红裙,红抚,手排铺着红绸的蚕面登场亮相,象征蚕花娘娘给人们送来吉祥的蚕花,表演者载歌舞,模拟养蚕生产劳动场景,唱词语言富有浓郁的吴方言特色,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生产全过程,演等扫地、糊窗、排蚕蚁、采桑、哦喂蚕、捉蚕、换牌匾、上山、采茧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
表演形式
扫蚕花地舞蹈的基本动作可以用一个“端”字来归纳。表演者走步、舞蹈时含胸提气,轻轻“端”起腰,不随便扭动,这里的“端”比通常收腹提气的“提”力度要小些。演员的抬脚上步必先“端”起腰、腹,横步则“端”腰提胯,然后横走。在腰、腹端直的前提下,作踏步半蹲的上肢舞蹈时,就引申出了以膝盖带动全身、作前后或侧向移的动态;又由于腰、腹“端”起,也影响到脚底的力度,上步时脚掌平起平落,节奏轻稳无顿挫感。以“端”字为主要特色的动律,舞起来“稳而不沉,轻而不飘”,较好地注解了江南水乡蚕花娘子端庄、细腻、灵巧的形象。
扫蚕花地表演形式具有多样性特征,通常以单人小歌舞为主,它由女性表演,另有一人敲小锣和小鼓伴奏。后来演变发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伴奏。它的唱词内容,多为祈愿蚕茧丰收和生动地再现养蚕劳动的一幕幕情景。表演者头戴蚕花,身穿红裙红袄,高举铺着红绸的蚕匾登场亮相,象征蚕花娘娘给百姓送来吉祥的蚕花。表演者精神饱满,载歌载舞,做出糊窗、采叶、喂蚕、收茧、缫丝等各种各样的动作,模拟桑蚕习俗与农事活动。整台扫蚕花地歌舞曲目共三十八段演绎歌词,在每段的锣鼓过门伴奏下,表演程式化的“扫地”
舞蹈动作。最后,表演者高举蚕匾,东家娘子接过蚕匾,在象征庆贺蚕茧大丰收的高潮中结束。
其他的表演形式还有:唱马鸣王菩萨。男子一人,肩挑箩筐,前面箩上盖一块木板,上面放一尊马鸣王菩萨,红烛一对,小香炉一只。只唱不舞,用小锣敲过门,内容简单描述养蚕生产过程。春季,演唱者到各村转悠演出,由村民随意施舍。杨扫地。男子一人,身背大布袋,手拿小扫帚,到农家门口表演简单的扫地动作,口中念道:“恭喜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得儿一扫帚,扫到东家娘娘脚跟杨扫地原为流传于全省的乞讨卖艺形式,一般用韵白表演。在德清有民间艺人用杨扫地的曲子,歌唱和表演时加入蚕茧丰收的内容。男子双人扫蚕花地,又称“摇钱树”。一人表演,一人敲锣与鼓伴奏。表演者左手拿“摇钱树”,右手拿扫帚,左手摇一下,右手扫一下。双脚左、右交叉上步,二人走“∞”字队形。“摇钱树”用一根柏树枝做成,其上挂着用红绿丝线编结起来的铜钱串,表演时铜钱叮当作响。
舞蹈道具
舞蹈的道具、服装都有它的特点:铺着红绸的小蚕匾以及作头饰和道具用的白鹅毛,均是蚕乡地区特有的生产工具。表演者的头上、扫帚、蚕匾上插的蚕花,与“西施给蚕娘赠蚕花”的传说,以及“蚕花会”“轧蚕花”等乡风习俗相关联,与蚕乡人民心目中较为吉祥的事与物相吻合,扫蚕花地曲目广受城乡百姓的欢迎也顺理成章,不足为奇。
演员类型
扫蚕花地艺人有半职业和业余两种,半职业艺人大多以穷苦村民居多,他们务农尚不能温饱,靠演扫蚕花地补充收入。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或三四人搭班划一条小舢板木船。在农历十一月开始外出,直至清明后回家。农民也乐意请他 委会连拄表演扫蚕花地们到家中表演,传承到当下仍受欢迎。业余的演出则带有较大的自娱性,队伍全由四乡村民自愿组成。
文化特征
蚕桑习俗(扫蚕花地)是祈福仪式。扫蚕花地多在每年春节期间和清明前后表演,其中尤以清明前后表演较为集中。此时正值蚕农们扫蚕室,除尘糊窗,清洁蚕桑工具,准备开始一年蚕桑生产之际。蚕农请人表演扫蚕花地便有清除一切灾难晦气,祈求吉祥、蚕事丰收之意。
蚕桑习俗(扫蚕花地)是文化心理。扫蚕花地之所以深得蚕农们喜爱,不仅在于其细腻柔美、清丽委婉的表演风格,更是因为舞蹈蕴含着人们对自身状态、既定生活模式的感性认知和集体的构造。长期的饲蚕、植桑、缫丝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种习俗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文化氛围,对杭嘉湖民众的集体性格和共同气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蚕花”便是这种稳定文化心理的艺术化表现。
蚕桑习俗(扫蚕花地)是生活方式。当年,蚕桑生产尚是当地农户养家糊口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也就把信仰蚕神、参加相关节日庙会活动、遵守蚕禁忌,以及遵循这一系列与蚕桑生产相关的习俗。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蚕花”是德清人民心目中较为吉祥的事物,扫蚕花地表演因而深受当地蚕农的欢迎。扫蚕花地是蚕桑生产习俗中重要的一环,每年寒食清明时节,“关蚕房门”生产以前,蚕农都要请艺人到家演出,以消除一切灾难晦气,祈愿蚕桑丰收,扫蚕花地表演由此呈现出一定的仪式性,成为浙江蚕桑生产的一种象征性反映,具有较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德清县文化馆获得“蚕桑习俗(扫蚕花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蚕桑习俗(扫蚕花地)项目保护单位德清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9年5月6日上午,
德清县乾元镇中心小学举行了第二届传统文化节。实验小学、二都小学、雷甸小学、上柏小学四所联盟学校的师生为活动奉上的扫蚕花地展演。
2019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德清主题活动暨非遗时尚中国行浙江站首发仪式在千秋广场举行。活动上展出了扫蚕花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