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带回
解剖学术语
扣带回:是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沟与胼胝体沟之间的脑回,属于边缘系统的皮质部分。扣带回的前部(即24区)与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有联系。刺激病人的24区,可引起脉搏、呼吸和血压改变。扣带沟下方的脑回。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胼胝体沟上方。受电刺激可发生广泛的内脏反应,如呼吸、胃肠蠕动、腺体分泌、竖毛和扩瞳等变化。
概述
后扣带回:后扣带回接受来自于杏仁核、眶额回和额内侧回的输出,并将神经冲动传入前扣带回和纹状体,该部位一向也是情绪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情感和自我评价等过程,这些和抑郁症状密切相关。脑结构方面的研究发现,后扣带回存在灰质体积的减小,有学者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后扣带回存在脑血流量和新陈代谢的异常,这些都提示抑郁症可能存在后扣带回功能低下。
解剖结构
1、有学者将扣带回划归额叶范围。该回显微结构特征与中央前、后回相同,与丘脑前核有往返联系,还与纹状体、下丘脑及中脑被盖有联系,有通过胼胝体的连合纤维,尚有联络纤维与感觉运动区前后的额顶皮质相联系。刺激或切除扣带前区可诱发脉搏、呼吸及血压改变,这常见于为减轻某些精神障碍而施行的扣带前区白质切除术。单纯扣带回切除术或立体定向损毁术可减轻异常攻击状态和强迫症状态,使个性温和、安静。有人还通过切除扣带回治疗难治性疼痛。
扣带沟位于半球内侧面,在胼胝体上方并与之平行。其边缘支的末端多数达半球背外侧面。顶下沟为扣带沟向后的延续,但有的不连接扣带沟,有的行向上方,有人称之为楔前沟。扣带沟为一连续沟者占78%,在33%~57%的沟上方有一与之平行的脑沟,称副扣带沟。顶下沟类型很多,有纵行、横行和不规则之分,与扣带沟相连者占15%~23%。
1973年有学者提出一个“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解剖学基础是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以及它们组成的环路。一般认为,来自新皮质并表示情绪过程的神经活动,依次到海马、穹隆、乳头体及丘脑前核,最后投射到所谓的“情绪皮质”,即扣带皮质的感受区,再自此传至新皮质的各个区域,扣带回是该环路的重要环节,立体定向毁损双侧扣带回前区能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原发于扣带回的癫痫主要是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有特征性自动症、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情感改变及尿失禁,切除扣带回至痫灶及胼胝体部分切开术,可有效控制癫痫。
与扣带回相关的疾病
1、扣带综合征:又称环扎术后综合征。视网膜脱离行巩膜环扎术,因扎线在巩膜赤道部位,引起一系列的血液循环障碍,表现各种病征,称扣带综合征。一般在术后第14~19天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睑水肿、眼球突出、结膜水肿,色素膜炎、低眼压或发生视网膜再脱离,伴有剧烈头痛。治疗可用皮质类固醇和对症处理等。
2、NielsenⅡ型综合征:又称前扣带回综合征、失认-失用-失语三主征。命名为扣带回综合征(cingulategyri syndrome)。扣带回综合征系大脑半球扣带回损害引起的以失认-失用-失语三征为主体的神经系统障碍。临床表现常为睁眼凝视,表情淡漠,有视、听、嗅、味及触觉的识别不能,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对语言文字及事物的表达能力丧失,故常缄默不语。无瘫痪但无法做有意识,有目的的运动。大小便失禁。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但肌张力正常。本征病情多危重,无特殊治疗,预后不良,最终进入深昏迷而死亡。
【病因】
属血管性病变,为炎症、多发性硬化、肿瘤等所致的双侧扣带回损害。
【临床表现】
表情淡漠、缄默症、运动不能、大小便失禁、睁眼凝视、肌张力正常。有听、视、嗅、味及触觉的认识不能,痛觉障碍但无瘫痪,而无法完成有意识运动。双侧Babinski征阳性,常因昏迷而死亡。
【治疗】
病因治疗,对症处理。
【预后】
预后不良,患者最终进入深昏迷而死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0 12:34
目录
概述
概述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