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密体系(Ptolemaic system) 公元2世纪,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约90~168)在其巨著《
天文学大成》中,总结前人成就,提出了
地心体系宇宙图景。
2.五大行星各自都在一个较小的“本轮”上做
匀速圆周运动,但本轮的中心又在一个庞大的“均轮”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和月球没有本轮,直接在均轮上运动,地球又稍稍偏离所有均轮中心。通过选择各个本轮、均轮半径的比、它们转动的不同速度比以及两种轮子轨道平面的不同倾角,就可以解释
行星视运动中的“顺行”、“逆行”、“合”、“留”等现象。
3.水星和金星的本轮中心始终位于日地的连线上,本轮中心在均轮上一年转一周。所以水星和金星只能出现在黄昏后和黎明前。火星、木星、土星这三颗行星与本轮中心的连线,始终与日地连线平行,这三颗行星每年绕其本轮中心转一周。
托勒密的地心体系,选择了固连于地球的参考系,未能反映出行星运动的本质;但它仍对古希腊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地心体系中,天体按固有规律运动,否认了上帝的自由意志,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教会所不容;直到1215年教会还不准在大学里讲授托勒密学说。格列高利9世(Gregory,IX,1227~1241在位)当了教皇以后,局面才发生了变化。格列高利精心地改造并利用了托勒密学说,宣传地球居于宇宙中心绝非偶然,乃是上帝把他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类放在宇宙的中心去管理天地万物。这就使原来具有进步意义的学说变成了神学的理论支柱,从而桎梏了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