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墩村坐落于“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的南洋平原。当地百姓称,早在清康熙年间,锦墩就是著名的“铸造之乡”。在过去,这里多生产犁头、锄头等农业生产用具。据说匠人们在冶炼和铸造时,看到铁锤与软化的砂铁撞击后溅出炽热飞花,便从中获得了灵感,发明了独特的“壶山砂花”。于是,这种本是劳作附属物的“砂花”,立刻主宰了乡民业余娱乐的场合,成了最耀眼的存在。
“壶山砂花”作为一种隆重的“迎神”仪式,当夜会在当地宫观祥云殿前的广场上表演。金色的铁水从表演者手中的竹片里飞溅而出,在雨夜中划出一道金黄的弧线,溅起万朵金花,“火树金花”的壮美场景引得在场观众连连惊呼。
表演时,老艺人得先架起一座炉,利用高温将白砂粉冶炼成铁水,再用特质的竹片泼洒在荔枝树或榕树的杈枝叶上,通过铁水和枝叶的相互撞击,制造出和烟花一样耀目的光影。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总体而言,它涉及的工具多且成本高,故表演并非时时可见,比较难得。当然,它对表演者也有严苛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有足够的勇气,还得不怕烫。更特别的是,经“砂花”抛撒的老树,不仅枝叶无损,还反倒有除虫的好处。据说这些经“打砂花”表演的树木,长势往往一年更比一年好,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