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学纵横谈
2009年10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打工文学纵横谈》是2009年10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宏海。本书主要讲述了有关打工文学的知识。
内容简介
《打工文学纵横谈》内容简介:打工文学作为一种凭依着作家作品的文学现象是否成立,至今依然受到质疑,即使是那些在这个词下被指认的作家,大概也并不认为这个词能够准确地表达他们的志向。质疑者们思虑未及之处在于,打工文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潮流,我们越是纠缠于作家的身份、题材的属性之类的问题就越是感到它的边界游移不定,打工文学固然有作家、有作品,但它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种被指认的创作行为,而且是一种试图做出指认的批评行为,这种批评属于一个更广大的社会意识过程。
作者简介
杨宏海,广东梅州人,原为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研究员、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协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被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005年,获中国作协《文艺报》“文学理论创新奖”。长期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主要专著有《文化深圳》、《中国经济特区文化研究》、《客家诗文》等多部。首倡“打工文学”研究,主编出版《打工世界:青春的涌动》、《打工文学作品精选集》等,引起全国关注,打工文学由此被誉称为“最有广东特色的文学品牌”。
图书目录
序言
打工文学是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成果——访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
举起打工文学大旗——访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胜友
打工文学与构建和谐社会
意义、价值和蜕变——关于打工文学以及王十月的写作
分享生活的苦——郑小琼的写作及其“铁”的分析
关注当代打工者的精神诉求
打工文学与外来工文化权利的实现
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特产”
“打工妹”:让历史铭记他们——读《深圳打工妹》有感
在疼痛中苏醒和超越——深圳打工文学初探
“打工文学”不是“标签”的问题——回应《“文学”为什么贴“打工”标签?》
打工文学:我们时代的一种心声
打工文学的文化意义与视角调适
打工文学的话语困境
打工文学:在社会效应与美学合法性之间
漂浮在“打工文学”里的城市本心
因疼痛而嚎叫——郑小琼诗文写作的意义
打工文学的文化建构
身体的真相——“打工诗歌”关于身体的另类书写
打工文学中的阶层叙事——以安子等人的创作为例
论戴斌的深圳“草根文学”
王十月打工小说创作的精英化倾向及其他
简析王十月《纹身》人物塑造的艺术特点
打工文学:一个消费者的释读
笔下那片真实的打工天地——评林坚和张伟明的小说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浅析安子作品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打工文学:阶段或市场经济的图腾
打工文学:一个未来的文学流派
打工文学的未来流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民刊《打工诗人》看打工诗歌及打工文化的发展
打工文学:改革开放30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打工文学论坛(2008北京)”发言摘要
附录
寻找有生活的诗歌——深圳举办农民工诗歌大赛
在全国首届大型农民工诗歌征文大赛
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打工文学》周刊新年献词
打工文学:一道方兴未艾的文学景观——关于“打工文学”的交流与对话
关注扶持打工文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农民工写诗”:一种必要的精神补缺
在加班以外的天空飞翔——对石岩镇“打工文学社”的回忆
评论家说打工文学要提高质量
深圳宝安:给打工文学安个“家
郭建勋:让打工文学“在雪地里撒点野
充分实现劳务工的文化权利——第三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在深圳宝安举行
宝安:中国“打工文学”的策源地
“第三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今举行
打工文学是打工者心灵的呐喊
让我们以文学的名义狂欢——“打工文学”大家谈主题活动在劲嘉举行
真正以文学对待打工文学
打工文学要保持“粗糙”
打工文学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打工文学”期待深化
打工文学大事记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28 19:0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