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奇遇
1996年石林、沈永年创作的小品
《打工奇遇》是由由二群导演,石林沈永年创作,赵丽蓉巩汉林金珠表演的小品,于1996年2月18日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
创作背景
1995年的《如此包装》成功后,无论是导演,还是巩汉林和赵丽蓉,都希望能在1996年央视春晚上有所突破。于是,该小品从策划、排练阶段都下了很多功夫。从前期策划讨论剧本,再到修改剧本直至演出历时两个多月,光排练就不下上百次。
《打工奇遇》最开始结局是赵丽蓉说了物价局之后,拿起东西就走,没有写字。后来,巩汉林随着春晚剧组去磨炼节目的时候,在温州搞了一些演出,在表演的过程当中,由二群导演突然发现有一个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搞了一个双手写字。于是,他告诉巩汉林,如果赵丽蓉把说的话变成文字表现给观众可能冲击更大。巩汉林当时就同意了,并寻求了赵丽蓉的意见。赵丽蓉认为这个主意很好,于是开始练字。
最初剧组让赵丽蓉写的是“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八个字,由于赵丽蓉不识字,她让巩汉林把这八个字描下来,然后在自己回去练。于是,巩汉林用圆珠笔把这八个字写出了一个框。从那一刻起,赵丽蓉吃饭的时候、聊天的时候,手就不停在腿上划这几个字。同时,她也拿着圆珠笔不停练习。但赵丽蓉始终不满意自己的字,于是闭门拜师,找了几位真正写毛笔字的人学习写字。她一开始是用真正的宣纸写,后来认为宣纸太贵,于是用报纸写。一周之后,赵丽蓉打电话让巩汉林到了自己的家中。巩汉林发现赵丽蓉的家里,床上、桌子上、地板上全是字。巩汉林在看了赵丽蓉写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后,让剧组派车把赵丽蓉接到了组里。赵丽蓉在剧组成员面前悬腕写下了“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大家都非常满意。但由二群导演发现节目超时,因为该节目大概就10几分钟左右,赵丽蓉写字写的慢,要写一分钟,这样的话台上太静,下边观众也受不了。于是,赵丽蓉坚持要一再练习,缩短时间。后来剧组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最后一再做赵丽蓉的工作,让她只写了“货真价实”四个字。
作品台词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作品评价
《打工奇遇》中,赵丽蓉老师风趣的唐山口语和精湛的演技,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深刻回忆。小品最后的“货真价实”可谓是点睛之笔,教育和提醒了那些不法商人或法人代表一定要抛弃不道德的商业行为,不能用假冒伪劣的产品欺骗顾客,而应秉承着“守法经营、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把顾客视为衣食父母和“上帝”,用真品、实价让顾客满意。小品具有时代气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春晚三十年》评)
赵丽蓉的很多作品中都穿插着“唱”的成分,因为她有着评剧的深厚底蕴,唱歌的功底自是十分了得。在《打工奇遇》中“说唱结合”这一特点就体现得十分明显。音乐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小品中也不例外,好的音乐能够使人身临其境,而在音乐的背景下,台词变得不再生涩,甚至一句话只要配合上了音乐,能让人记忆深刻。就像小品中赵丽蓉的唱段,即使过去多年,大家仍然记得,听到音乐还能跟着一起唱起来,这就是小品中“唱”的魅力所在。赵丽蓉和巩汉林对唱的部分也是经典,两个人你来我往,一唱一和,将小品推向了高潮。而巩汉林唱的一段,也为大家所津津乐道。这一段改自谢东的歌曲《笑脸》,将这首歌的词稍加改动,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视线,切合小品实际,又和流行相结合,让观众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个场面,记住了这个小品。(《言语表达个案研究》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5:55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