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博物馆
收藏扑克牌等牌类物品的博物馆
扑克牌博物馆是收藏扑克牌等牌类物品的博物馆。
塔罗特牌
早在14世纪或更早的时候,欧洲很多地方已在大量生产纸牌,比较出名的有纽伦堡,奥格斯堡,乌尔姆(Ulm)。相关记载表明,在一份1299年的意大利文件中已经提到塔罗特牌;布拉本特公爵的夫人约翰娜于1379年在荷兰曾讲授过纸牌;在西班牙至少于1371年已经有了纸牌,纸牌在西班牙语里叫naipes; 1392年法国国王查尔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纽尔手工绘制一副纸牌,这一历史事实造成了纸牌源出法国的说法的出现。但是明显可以看到的是,法王所命令绘制的一副纸牌,不过是一副与其他早已使用的纸牌相类似的纸牌。当时的负责银钱支付账目的皇家司库,曾讲起过有三副纸牌,印成“金色和各种各样的颜色,并带有很多的装饰,以为我们的国王陛下娱乐之用。”其中的17张牌现存在Connor家展出。
纸牌传入英国的时间,比传入欧洲其他国家更晚一些。乔塞于1400年去世,虽然他曾历数当时的各种娱乐活动,但从未提到过纸牌:“他们跳舞,他们下棋和饮宴。”关于爱德华一世穿着带翻边的盛装玩四个王(k)的游戏的资料,几乎肯定是指的某种其他游戏,也许是某种形式的棋戏。资料中最早确凿提到关于英国扑克牌的时间,是1465年,这一年英国的扑克牌制造商向爱德华四世申请禁止进口外国制造的扎克牌,并有一适当的法令可以作为佐证。扑克牌作为一种奢侈品,可为国家税收提供大宗的纳税来源,英国于1615年首先对扑克牌征税
《扑克牌历史》
C.P.哈格拉维在他所著的《扑克牌历史》一书中写道:“有一个关于哥伦布和他的水手们的传说故事,说这些水手酷爱赌博,当他们在茫茫而又神秘的大海上遭遇到风暴的袭击时,他们由于迷信引起的恐怖,把他们的扑克牌全部扔进了大海。后来在他们到达了陆地之后,他们又为这件鲁莽的行动感到后悔,于是他们就在这个新的国度里用一种树叶又制成了一些扑克牌,这些扑克牌引起了印地安人的很大兴趣。”噶塞拉索·德·纳·威加所讲的材料(《佛罗里达历史》),说西班牙士兵在1534年那次远征中,用皮制扑克牌玩牌。这个说法看来不仅仅只是一个传说。墨西哥人很早就有了纸牌戏,当时墨西哥人称之为amapa-tolli,其中amapa的意思是纸片,而tolli的意思是游戏。
人头牌JQK
人头牌一般指扑克中的J、Q、K三张牌,但有的地方也把A列为人头牌。牌面上印有人像图案的牌,最初称为COAT CAROS,以后又称为COUR。现代美国和英国的扑克牌制造厂商,其人头牌的设计图案基本上都相同,是沿袭18世纪法国扑克牌的图案形式。
早期的图案设计完全决定于雕刻木版的美术师的技艺,后来这种图案渐逐从代表公认的人物或事象转化为毫无含意的人物图形。曾有传说认为,亨利八世是四张K的图案的模型;现存最古老的英国扑克牌的四张K的人像图案上,都有与亨利八世一样的卷曲的向两边分开的小胡须和络腮胡子。又传说四张Q上的人像图案的模型,很可能是约克王朝的伊丽莎白皇后,即亨利七世的皇后。其余人头牌上的人像图案的设计,明显是沿袭过去法国里昂制造的扑克牌的人像图案,虽然人像已有不同,但在习俗,手的位置、以及所持武器等方面,仍可看出是相似的。
各国人头牌名称
法国扑克牌的制造一直是沿着各个厂商自己的路线发展的,到了1813年政府颁布了一个官方批准的设计,对于每一张人头牌都给予名称,还有很多扑克牌沿用这种名称:
黑桃 红桃 方块 梅花
K 大卫 查理 凯撒 亚历山大
Q 雅典娜 朱迪思 雷切尔 阿金尼
J 霍格尔 拉海尔 赫克托 兰斯洛待
扑克牌角码
的扑克在角上印有10等符号,这就是扑克角码。但早期的扑克上并没有角码,这种扑克最大的问题是,必需看到整张的扑克才能知道扑克牌点的大小。直到1870年以后,才由美国人发明了角码。
18世纪,已经有扑克厂家在扑克的每一张牌的一个上角上印刷罗马字母或阿拉伯数字以便识别,但这种方法一直只用在花色扑克以及西班牙式扑克上,并没有用在一般的法国花色扑克上,直到19世纪。
19世纪70年代,3家美国扑克生产厂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家在每张牌的两个角上各印上一个花色符号和一个数字或字母,称为双角码式(Squeezer),这是现时最为流行的方法,英国和美国的扑克一般都使用这种方法。
另外一家制造商在每张牌的两个角上各印上一个缩小的牌张图形,称为三重式(Triplicate)。这种方法较为少用。
还有一家制造商在每张牌的四个角上都印上花色符号和一个数字或字母,称为四角码式(Quadruplicate),这种方法印刷的扑克无论把牌向左或右展成扇形,都可以看见角上的角码,欧洲的扑克通常印成这种形式。
各地扑克博物馆
耶鲁大学扑克博物馆
美国辛辛那提市扑克博物馆
美国辛辛那提市有一个扑克博物馆,这是美国扑克牌公司赠给该市艺术博物馆的礼物,该馆收藏了一万副齐全的纸牌和七万副不全的纸牌。据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扑克收藏所。在纽约的摩根傅物馆中,藏有少量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扑克牌。
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有扑克牌收藏。英国的扑克牌收藏有两处,一处是大英博物馆,一处是基尔德大厅。此外,在维也纳纽伦堡德累斯顿慕尼黑布达佩斯,也有扑克牌收藏。
法国第一家扑克牌博物馆于1999年12月17日正式开馆。这座国家级博物馆坐落在巴黎南部上塞纳河水粉画装饰,是在一次公开拍卖会上以75万法郎的高价购得的。其它的珍品有:16世纪巴黎制造业最好的一块画版、一张17世纪的排版桌、一件创作于1967年的豪华孤本,以及两副1919年生产的印有4套芭蕾服饰的扑克牌。该博物馆将17世纪王宫建筑和现代建筑的风格融为一体,耗资5900万法郎,其中42%由国家拨款,其余的部分由各级地方政府自行解决。
中国首家扑克牌博物馆
国内首家扑克牌博物馆——“中国扑克馆”2005年3月在北京报国寺正式挂牌,该馆收有扑克达1.7万种,其中包括26套“文革”期间印制的扑克牌——“文娱片”。  该馆藏有中外扑克牌达1.7万种,按类型分为风景名胜、华夏文化、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奇异大观等8个展览部分。其中既有家具、根雕、扇面、火花、脸谱、人体、《红楼梦》人物等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扑克,又有纪念“神舟五号”升空等具有时尚气息的扑克牌。展馆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其中的“异形扑克”部分,蝴蝶形、人体形、瓢虫形、雪人形、T恤形等奇形怪状的扑克美不胜收,馆长李维刚介绍说,展出的异形扑克有30多种,大部分是在美国生产的。
馆藏中最有价值的是26套“文革”期间生产的扑克——“文娱片”。李维刚介绍说,“文革”期间扑克牌是作为“四旧”被批判的,根本不允许生产,直到1972年,才特批“小量试制”,命名为“文娱片”。这些扑克牌的正面画面大部分是电车、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歌剧《白毛女》剧照以及一些风景照。记者惊奇地发现,在这些扑克牌中,找不到“A”、“K”、“Q”、“J”四张牌,李维刚解释说,这四张牌分别被“1”、“11”、“12”、“13”代替了。据李维刚介绍,这些“娱乐片”本身印制量就很少,很多都已绝版,每套市场价从2010年起已经被炒到5000元到1万元。
为了方便扑克收藏爱好者,该博物馆还准备了2000余种扑克进行销售。据悉,该博物馆免收门票,每周7天对外开放。
扑克牌的起源
关于扑克的起源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是这些说法中都不能清晰指出扑克的真实起源。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扑克是从多种类似的游戏中演化而来的,而这些游戏有有很久远的历史。
根据文字记载,中国最在公元969年时就出现了类似扑克的纸牌游戏。当时中国的一副纸牌有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4张牌,既作为纸币使用,又用来进行牌戏。传说有一个威尼斯人从中国把纸牌带回他的家乡,所以威尼斯是欧洲最早有纸牌的地方。这个威尼斯的旅行者,可能就是尼可罗·波罗,他大约是在1269年和他的弟弟马迪奥一起由中国回到威尼斯;或者可能是尼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
相传早在秦末楚汉相争时期,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被称为“叶子戏”。(“叶子牌”,有两个手指大小。长8公分,阔2.5公分的“叶子牌”,用丝绸及纸裱成,图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据说这就是扑克牌的雏形。
为什么要以这四种图案作为扑克牌的花色,历来说法很多。比较集中的说法有以下两种:
一说是这四种花色代表当时社会的四种主要行业,其中黑桃代表长矛,象征军人;梅花代表三叶花,象征农业;方块代表工匠使用的砖瓦;红桃代表红心,象征牧师。
另一说是这四种花色来源于欧洲古代占卜所用器物的图样,其中黑桃代表橄榄叶,象征和平;梅花为三叶草,意味着幸运;方块呈钻石形状,象征财富;而红桃为红心型,象征智慧和爱情。
中国叶子戏与牌
在中国西南地区十分流行“川牌”,特别在四川境内,更是家喻户晓、人人能玩。川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四川纸牌。川牌的历史比扑克早得多,据民间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中丞相诸葛亮发明,已有近二千年历史。
川牌形如条状,当地人称此牌为“长牌”,大致是高14.5厘米,宽 3.5厘米左右,牌面由红、黑圆点或文字组成。花式川牌则在牌中间,印上图案。传统川牌一般用牛皮纸浸泡桐油制成,印刷行业的发展,扑克也用纸制造,个别用塑料制成。每张川牌的称谓是由牌面一端的点数多少及颜色来确定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19:54
目录
概述
塔罗特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