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恐惧症
心理疾病
手机恐惧症是源自捷克出现一种新“病”,“患者”每天担心手机信号中断和手机在关键时刻没电。捷克心理学家说,这种看似不是病的“病”是人因日常工作压力和负荷过多产生恐惧感,表现在手机上。
症状简介
他们拥有几部移动电话,以便能够同时处理几个通话,确保不失去联系。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人一旦没有手机就会感到烦躁和焦虑不安。心理学家克利梅什说,手机实际上将人锁在一个恶性循环中。
目前,16岁至65岁的捷克人中大约85%的人拥有手机。 
具体症状
1、情绪起伏。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听到手机铃声响起,便会烦躁不安,心情低落,同时伴有间歇性呓语:“没人理我……”、“我是个被世界抛弃的人……”。他会在做其他事时不经意地瞅着自己的手机,若铃声响起一个音符或手机有震动趋势,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抓起手机查看。
2、幻听。常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果,若手机久久没有动静便易产生幻听,打开手机未发现新信息,仍满脸雾水口称“奇怪”。在大街上听到与自己手机铃声相似的音乐时总会下意识地摸摸口袋里的手机,重症者则必会掏出手机看个究竟,虽然明知道不是从自己兜里发出的声儿,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强迫症”?
3、坐立难安。离开手机一刻便坐立难安,似乎心里少了点什么,空荡荡地难受。以致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身边的事中。此时手机仿佛伸出一只手挠得你心痒痒,恨不得立刻将那小东西变出来捧在手上细细端详。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出门几分钟之内,定会一个箭步冲回去取,绝对兢兢业业、不辞劳苦。
4、不断发短信。常常边走路边发短信,不顾脚下“蜀道难”。因而身上总有与大地亲密接触后留下的痕迹,更令人吃惊的是有重症患者竟然在接触后保持姿势继续发,真是可歌可泣啊。
手机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发明。对现代人而言,手机既使沟通变得无处不在,也令拥有它的人无处可逃。小小的东西就是一个巨大的枷锁,你永远处在人际关系的联机状态,工作无止境地蔓延进生活,最终会因为过度依赖它而产生焦虑感,害怕别人找不到你,害怕丢失哪怕一条信息……这实际上是你患上手机恐惧症的,此时,你可以选择静神定恐剂帮你远离手机恐惧症的困扰。
预防治疗
一种能屏蔽手机信号的“手机休息袋”,在北京等城市悄然流行。“手机休息袋”在京城还难得一见。位于铁路上海站附近的两家较大的通讯城内,许多摊主都不知道何为“手机休息袋”。
手机装入“手机休息袋”后,如果有人打电话进来,只能听到自动语音提示“你所拨打的电话暂时不在服务区”。“手机休息袋”使想找你的人无法打通你的手机,还会误以为你所处的位置手机信号不好。这样,既能免遭来电的骚扰,又制造假象把不接电话的责任推到手机网络上。一些青年表示,如果遇见“手机休息袋”有卖,可以考虑买一个。
能起到“手机休息袋”类似效果的办法其实有很多。许多手机恐惧症“患者”同样能想出一些怪招,既令手机暂时“休息”,又不用关机,把电话打不进的责任推卸到手机网络的身上。
据悉,他们经常采用的办法是在手机开机状态卸下电池板。这时,无论你怎样拨打机主手机,只能听到“您所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或“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如果打电话到上海移动和上海联通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均会解释说,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是机主处在无网络覆盖的地方。还有手机恐惧症“患者”把手机设置为“拒绝接听所有来电”来屏蔽来电,这时有电话打进来时,只能听到短促的盲音或“你拨打的用户忙”的提示音。也有“患者”把手机设置为“无应答时转移到秘书台”,有不乐意接的电话就会转到秘书台。打电话进来的人,只能和秘书台里的“秘书”对话,而无法知晓机主是否开机、是否在服务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22:48
目录
概述
症状简介
具体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