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横《台湾语典》,“伴手贽曰伴手。俗赴亲友之家,每带
饼饵为相见之礼。而
台北曰手讯;谓手之以相问讯也。”手讯、手信,盖音转。“贽”就是礼物。《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男贽,大者
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
在
周朝时,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当时也称为“贽”。礼物不必太多,夏天是一束
肉脯,冬天一只雉鸟;大夫是一只雁鸟,卿是一只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级而定。
广东话里的“手信”,就是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而信手捎来,故称“手信”。
近年来手信的意义范畴逐渐扩大,趋向于礼品的含义,也衍生出了诸如
手信网 之类的电子商务站
手信,并非专指贵重的礼品礼物,而是突出当地的传统
人文价值,讲究携带方便,轻巧,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又能讨得亲人朋友的欢心;手信,不在于贵,而在于心,一份情意,一份真诚,一份心意,代表对亲人朋友的祝福,表达着对亲人朋友的关心。